海考网>学科考试>数学>小学一年级数学知识点

小学一年级数学知识点

时间:2024-05-08 17:42:53 数学 我要投稿

小学一年级数学知识点

  在我们的学习时代,看到知识点,都是先收藏再说吧!知识点也不一定都是文字,数学的知识点除了定义,同样重要的公式也可以理解为知识点。想要一份整理好的知识点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一年级数学知识点 ,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一年级数学知识点

小学一年级数学知识点 1

  1、数数:根据物体的个数,可以用11—20各数来表示。

  2、数的顺序:11—20各数的顺序是:11、12、13、14、15、16、17、18、19、20、

  3、比较大小:可以根据数的顺序比较,后面的数总比前面的数大,或者利用数的组成进行比较。

  4、11—20各数的组成:都是由1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20由2个十组成的。

  如:1个十和5个一组成15。

  5、数位: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

  6、11—20各数的读法:从高位读起,十位上是几就读几十,个位上是几就读几。20的读法,20读作:二十。

  7、写数:写数时,对照数位写,有1个十就在十位上写1,有2个十就在十位上写2。有几个一,就在个位上写几,个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写0占位。

  8、十加几、十几加几与相应的减法

  (1)、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10加几得十几,十几减几得十,十几减十得几。

  如:10+5=15,17-7=10,18-10=8

  (2)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计算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时,可以利用数的组成来计算,也可以把个位上的'数相加或相减,再加整十数。

  (3)加减法的各部分名称:

  在加法算式中,加号前面和后面的数叫加数,等号后面的数叫和。

  在减法算式中,减号前面的数叫被减数,减号后面的数叫减数,等号后面的数叫差。

  9、解决问题

  求两个数之间有几个数,可以用数数法,也可以用画图法。还可以用计算法(用大数减小数再减1的方法来计算)。

小学一年级数学知识点 2

  三角形

  1、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它具有稳定性。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作一条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一个三角形有三条高。

  2、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3、三角形按角分,可以分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4、三角形按边分,可以分为: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不等边三角形

  四边形

  1、四边形是由四条线段围成的图形。

  2、任意四边形的内角和是360度。

  3、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梯形。

  4、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平行四边形,它容易变形。长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

  圆

  圆是平面上的一种曲线图形。同圆或等圆的直径都相等,直径等于半径的2倍。圆有无数条对称轴。圆心确定圆的位置,半径确定圆的大小。

小学一年级数学知识点 3

  一生活中的数

  (一)本单元知识网络:

  (二)各课知识点:

  可爱的校园(数数)

  知识点:

  1、按一定顺序手口一致地数出每种物体的个数。

  2、能用1-10各数正确地表述物体的数量。

  快乐的家园(10以内数的认识)

  知识点:

  1、能形象理解数“1”既可以表示单个物体,也可以表示一个集合。

  2、在数数过程中认识1-10数的符号表示方法。

  3、理解1~10各数除了表示几个,还可以表示第几个,从而认识基数与序数的联系与区别:基数表示数量的多少,序数表示数量的顺序。

  玩具(1~5的'认识与书写)

  知识点:

  1、能正确数出5以内物体的个数。

  2、会正确书写1-5的数字。

  小猫钓鱼(0的认识)

  知识点:

  1、认识“0”的产生,理解“0”的含义,0即可以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也可以表示起点和分界点。

  2、学会读、写“0”。

  文具(6~10的认识与书写)

  知识点:

  1、能正确数出数量是6-10的物体的个数。

  2、会读写6—10的数字。

小学一年级数学知识点 4

  小学一年级数学学习方法

  第一、认真听老师讲课。这是我取得好成绩的主要原因。听讲时要做到全神贯注,聚精会神,跟着老师的思路走,不能开小差,更切忌一边讲话一边听讲。其次要专心凝听老师讲的每一个字,因为数学是以严谨著称的,一字之差就非同小可,一字之间就隐藏玄机无限。听讲时还要注意记笔记。一次老师讲了一个高难度的几何题,我一时没有听懂,多亏我记下了这道题以及解法,回家后仔细琢磨,终于理解透了,以至在一次竞赛中我轻而易举地解出了类似的一道题,获得了宝贵的10分。上课还要积极举手发言,举手发言的好处可真不少!①可以巩固当堂学到的知识。②锻炼了自己的口才。③那些模糊不清的观念和错误能得到老师的指教。真是一举三得。总之,听讲要做到手到、口到、眼到、耳到、心到。

  第二、课外练习。孔子曰:“学而时习之”。课后作业也是学习和巩固数学的重要环节。我很注意解题的精度和速度。精度就是准确度,专心致志地独立完成作业,力求一次性准确,而一旦有了错,要及时改正。而速度是为了锻炼自己注意力集中,有紧迫感。我经常是这样做的,在开始做作业时定好闹钟,放在自己看不见的地方再做作业,这样有助于提高作业速度。考试时,就不会紧张,也不会顾此失彼了。

  第三、复习、预习。对数学的复习,预习我定在每天晚上,在完成当天作业后,我将第二天要学的新知识简要地看一看,再回忆一下老师已讲过的内容。睡觉时躺在床上,脑海里再像看电影一样将老师上课的过程“看”一遍,如果有什么疑难,我立即爬起来看书,直到搞懂为止。每个星期天我还作一星期功课的小结复习、预习。这样对学数学有好处,并掌握得牢固,就不会忘记了。

  第四、提高。在完成作业和预习、复习之后,我就做一些爬坡题。做这类题,尽可能自己独立思考,努力找出隐藏的条件,这是解题的关键。如果实在想不出来就需要看一看参考书,以及请教师长和同学。总之,要做到多看、多做、多问、虚心、勤奋,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这才是关键的关键。

  小学一年级数学知识点

  第一单元:准备课

  1、数一数

  数数:数数时,按一定的顺序数,从1开始,数到最后一个物体所对应的那个数,即最后数到几,就是这种物体的总个数。

  2、比多少

  同样多: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都没有剩余时,就说这两种物体的数量同样多。

  比多少: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其中一种物体有剩余,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多,没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少。

  比较两种物体的多或少时,可以用一一对应的方法。

  第二单元:位置

  1、认识上、下

  体会上、下的含义:从两个物体的位置理解:上是指在高处的物体,下是指在低处的'物体。

  2、认识前、后

  体会前、后的含义:一般指面对的方向就是前,背对的方向就是后。

  同一物体,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前后位置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从而得出:确定两个以上物体的前后位置关系时,要找准参照物,选择的参照物不同,相对的前后位置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3、认识左、右

  以自己的左手、右手所在的位置为标准,确定左边和右边。右手所在的一边为右边,左手所在的一边为左边。

  要点提示:在确定左右时,除特殊要求,一般以观察者的左右为准。

  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

  一、1--5的认识

  1、1—5各数的含义:每个数都可以表示不同物体的数量。有几个物体就用几来表示。

  2、1—5各数的数序

  从前往后数:1、2、3、4、5.

  从后往前数:5、4、3、2、1.

  3、1—5各数的写法:根据每个数字的形状,按数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认真、工整地进行书写。

  二、比大小

  1、前面的数等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3,读作3等于3。前面的数大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2,读作3大于2。前面的数小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4,读作3小于4。

  2、填“>”或“<”时,开口对大数,尖角对小数。

  三、第几

  1、确定物体的排列顺序时,先确定数数的方向,然后从1开始点数,数到几,它的顺序就是“第几”。第几指的是其中的某一个。

  2、区分“几个”和“第几”

  “几个”表示物体的多少,而“第几”只表示其中的一个物体。

  四、分与合

  数的组成:一个数1除外分成几和几,先把这个数分成1和几,依次分到几和1为止。例如:5的组成有1和4,2和3,3和2,4和1.

  把一个数分成几和几时,要有序地进行分解,防止重复或遗漏。

  五、加法

  1、加法的含义:把两部分合在一起,求一共有多少,用加法计算。

  2、加法的计算方法:计算5以内数的加法,可以采用点数、接着数、数的组成等方法。其中用数的组成计算是最常用的方法。

  六、减法

  1、减法的含义:从总数里去掉减掉一部分,求还剩多少用减法计算。

  2、减法的计算方法:计算减法时,可以用倒着数、数的分成、想加算减的方法来计算。

小学一年级数学知识点 5

  1、认钟表,时和分,先看时针几时过,再看分针数小格,几时几分合一起,快快说出时间来。

  2、寻找图形的变化规律,可从形状、颜色、个数的增减等方面去思考。

  3、数列之间有规律,观察相邻数变化,通过计算找规律,后面数据很明了。

  4、统计数据有方法,一个一个来点数,边数边来做记号,数出数量填图表。

  5、两位数加减一位数、整十数,小朋友请注意,数字符号须看清,相同数位才加、减。

  6、大面额的人民币换成小面额的'人民币,用数得组成来思考,想打面额的人民币里面有几个小面额的人民币的数。

  7、最小的两位数是10,地两位数是99。

  8、一个两位数,位是十位,一个三位数,位是百位。

  9、求一个加数,用和减另一个加数。求被减数,用差加减数。

  10、两数比多少,求相差数用减法,求大数用加法,求小数用减法。

  11、三数相加、减,凑十能简便,如果能凑十,先把它来算。两位数加一位数,先看清个位数,判断进位不进位,再确定十位数。

  12、写数也从高位起,哪位是几就写几。除开位,哪位一个也没有,就写零来占占位。

  13、两数比大小,先看位数来比较,位数多来数就大,位数相同从高位比。

  14、数字宝宝真奇妙,位数不同意不同,几在十位是几十,几在个位是几个。

  15、相近两数比多少,可用大数比小数多一些,小数比大数少一些来描述。

小学一年级数学知识点 6

  认识钟表:会认读整时、整时过一点或差一点到整时这三种时间。

  首先认识时针、分针

  时针:粗短

  分针:细长

  认识整时技巧: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整。

  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1就是1时。1:00

  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2就是2时。2:00

  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6就是6时。6:00

  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8就是8时。8:00

  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12就是12时。12:00

  注意:分针指在12附近,时针马上指着准确的.数字,此时是“大约”几时整。

  在练习拨针时,时针和分针一定要拨到准确的位置上。

  时针和分针并没有正对着钟面上的数,而是稍微偏了一点,像这种差一点不到几时,或是几时刚刚过一点,我们就不能说正好是几时,而应该说“大约是几时”。

  注意:“大约是几时”拨针时应该掌握在前后5分以内。

小学一年级数学知识点 7

  1、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相邻单位的'进率是10,即1元=10角,1角=10分。

  2、人民币按制作材料分为纸币和硬币两种,按单位分为元币、角币和分币三种。其中元币共有七种,分别是1元、2元、5元、10元、20元、50元和100元;角币共有三种,分别是1角、2角和5角;分币也有三种,分别是1分、2分和5分。

  3、人民币的换算:

  (1)2元8角=(28)角

  2元10角=(30)角

  (2)2元8角=(2.80)元

  2元10角=(3)元

  (3)2.15元=(2)元(1)角(5)分

  12.00元=(12)元

  (4)0.70元=(7)角

  0.05元=(5)分

  4、换钱

  (1)换成一种:1张10元可以换(5)张2元

  (2)换两种以上:1张10元可以换(4)张2元和(2)张1元

  5、解决问题类型:

  毛巾8元5角,香皂4元8角,牙膏5元,牙刷2元6角

  (1)牙膏和牙刷一共多少钱?

  5元+2元6角=7元6角

  答:牙膏和牙刷一共要7元6角。

  (2)牙膏比牙刷贵多少钱?

  5元-2元6角=2元4角

  答:牙膏比牙刷贵2元4角。

  (3)香皂比毛巾便宜多少钱?

  8元5角-4元8角=3元7角

  答:香皂比毛巾便宜3元7角。

  (4)用10元钱买毛巾和牙刷,够吗?

  8元5角+2元6角=11元1角

  10元<11元1角

  答:不够。

  (5)用10元钱买一块香皂,应找回多少钱?

  10元-4元8角=5元2角

  答:应找回5元2角。

  (6)用10元钱买毛巾和香皂够吗?如果不够,还差多少钱?

  8元5角+4元8角=13元3角

  13元3角-10元=3元3角

  答:不够,还差3元3角。

  (7)20元钱能买哪些东西,应找回多少钱?

  8元5角+4元8角+5元=18元3角

  20元-18元3角=1元2角

  答:20元可以买毛巾、香皂和牙膏,应找回1元2角。

小学一年级数学知识点 8

  第一重点:认识图形

  一、图形可分为

  (1)平面图形,

  (2)立体图形

  1、平面图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平行四边形

  2、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二、图形的拼组

  1、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也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还可以拼成一个大三角形。

  2、拼成一个大正方形至少需要4个小正方形,拼成一个大正方体至少需要8个小正方体。

  3、两个长方形能拼成一个大的长方形。(两个特殊的长方形能拼成一个大正方形),4个长方体能拼成一个大的长方体。

  第二重点:分类与整理

  分类的方法:一般是

  (1)按形状;

  (2)按颜色;

  (3)按用途;

  (4)按种类。

  在分类的同时,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第三重点:认识人民币

  1、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

  2、人民币各单位之间的换算:1元=10角;10角=1元;1角=10分;10分=1角;10角=100分;1元=100分。

  3、主要题型:

  填合适的单位。(注意和生活实际联系)

  计算:元+元角+角满10角记得换成1元

  元-元角-角“角”不够减向“元”借1元当10角再计算

  如:

  (1)2元8角+6角=2元14角=3元4角

  (2)65元-3元7角=64元10角-3元7角=61元3角

  4、解决问题:先画批,找准数据,再列式计算。

  列式时用:“几元几角+几元几角”的形式来表示,不用小数形式列式。

  5、换钱:1张10元可以换5张2元。

  1张100元可以换5张20元。1张100元可以换2张50元。

  1张50元可以换10张5元。

  6、2.00元=2元;0.50元=5角;59.90元=59元9角;9.25元=9元2角5分。

小学一年级数学知识点 9

  (1)利用学具摆一摆、捆一捆,加深对数位和数的组成的认识。

  (2)用丰富的游戏活动使本版块的复习变得不枯燥。游戏是一年级儿童最喜欢的活动。游戏让学生在玩中复习,在复习中玩,在玩与复习相结合中发展。如复习20以内数的.认识,让学生玩猜数(小棒有多少根)等游戏,加深数感。又如加减法计算的复习,避免出现单纯的题海练习,让学生厌倦。可以设计爬梯子、找朋友、对口令、开火车、抢答等游戏活动,学生边玩边熟练加减法的正确计算。在本期结束时,学生要达到每分钟能正确计算8道题左右。

  (3)重视逆向思维题型的训练,如:( )+6=15,尤其是( )-7=7,学生容易填成0。 在○里填上“+”或“-” 9○6=15 16○5=11 (4)对于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复习: ①从类型上分包括求和、求差、求部分数。并注意体现三种类型之间的联系,注重系统练习。如:8个苹果,5个梨,苹果和梨一共多少个? 苹果比梨多多少个? 梨比苹果少多少个? 一共13个水果,苹果有8个,剩下的是梨梨有多少个? 一共13个水果,梨有5个,剩下的是苹果苹果有多少个? 再如:看图列四道算式 ②从呈现方式上看可分为形象图、情境图、部分抽象的文字表示。 注意强调计算为问题服务的意识,看清题上要求的是什么。允许部分学生用()表示要求的数。 如:P38,4图1 ③应用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解决问题,学生容易理解的是如:P45,1题,动态的呈现形式, 包括去掉一部分又来了一部分。较难理解的是P47,4题,这种静态呈现的。 ④加强培养学生提问的意识和能力。

小学一年级数学知识点 10

  1、长方体的特征:长长方方的,有6个平平的面,面有大有小。

  2、正方体的特征:四四方方的,有6个平平的面,面的.大小一样。

  3、圆柱的特征:直直的,上下一样粗,上下两个圆面大小一样。放在桌子上能滚动。立在桌子上不能滚动。

  4、球的特征:圆圆的,很光滑,它的表面是曲面。放在桌子上能向任意方向滚动。

  5、立体图形的拼摆:用长方体或正方体能拼组出不同形状的立体图形,在拼好的立体图形中,有一些部位从一个角度是看不到的,要从多个角度去观察。用小圆柱可以拼成更大的圆柱。

小学一年级数学知识点 11

  通过欣赏和设计图案的活动,进一步认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

  小小运动会

  1、应用100以内的进位加法与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进行正确的计算。

  2、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体会算法多样化。

  3、体会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在生活中的'普遍存在。

  4、能利用图形设计美丽的图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知识点 12

  把两个数合并在一起用加法。加数+加数=和如:3+13=16中,3和13是加数,和是16。

  从一个数里面去掉一部分求剩下的是多少用减法。被减数-减数=差如:19-6=13中,19是被减数,6是减数,差是13。

  (一)熟记表内加法和减法的得数

  (二)知道以下规律

  1.加法

  (1)两个数相加,保持得数不变:如果相加的.这两个数有一个增大了,则另一个数就要减小,且一个数增大了多少,另一个数就要减少多少。

  (2)两个数相加,其中的一个数不变,如果另一个数变化则得数也会发生变化,且加数变化了多少,结果就变化多少。

  (3)两个数相加,交换它们的位置,得数不变。

  2.减法

  (1)一个数减去另一个数,保持减数不变:如果被减数增大,结果也增大且被减数增大多少,结果就增大多少;被减数减小,则结果也减小,且被减数减小多少,结果也减小多少。

  (2)一个数减另一个数,保持被减数不变:如果减数增大,结果就减小,且减数增大了多少,结果就减小多少;如果减数减小,则结果增大,且减数减小了多少,结果就增大多少。

  (3)一个数减另一个数,保持的数不变:被减数增大多少,减数就要增大多少;被减数减小多少,减数也要减小多少。

  (三)整理与复习10以内的加减法

  1 2 3 4 5 6 7 8 9 10

  0+1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0+2 1+2 2+2 3+2 4+2 5+2 6+2 7+2 8+2

  0+3 1+3 2+3 3+3 4+3 5+3 6+3 7+3

  0+4 1+4 2+4 3+4 4+4 5+4 6+4

  0+5 1+5 2+5 3+5 4+5 5+5

  0+6 1+6 2+6 3+6 4+6

  0+7 1+7 2+7 3+7

  0+8 1+8 2+8

  0+9 1+9

  0+10

  1-2-3-4-5-6-7-8-9-10-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2-2 3-2 4-2 5-2 6-2 7-2 8-2 9-2 10-2

  3-3 4 -3 5-3 6-3 7-3 8-3 9-3 10-3

  4-4 5-4 6-4 7-4 8-4 9-4 10-4

  5-5 6-5 7-5 8-5 9-5 10-5

  6-6 7-6 8-6 9-6 10-6

  7-7 8-7 9-7 10-7

  8-8 9-8 10-8

  9-9 10-9

  10-10

小学一年级数学知识点 13

  1.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和它们的十进关系,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能看懂物品的单价,会进行简单的计算。

  2.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经掌握的100以内数的知识,学习、认识人民币,一方面初步知道人民币的`基本知识和懂得如何使用人民币,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加深对100以内数的概念的理解。

  3.体会数概念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4.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并会进行简单的计算。

  5.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6.通过购物活动,使学生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并知道爱护人民币。

小学一年级数学知识点 14

  退位减法含义:

  退位减法(也可以称作借位减法)就是当两个数相减,被减数的个位不够减时,往前一位借位,相当于给这位数加上10,再进行计算。

  计算方法举例:

  24-15

  竖式: 24- 15----------------------

  第一步,将2的上面点一点,算为借位·24- 15-----------------------

  第二步,将4看做是14计算(0是举例时打占位,实际时省略第二步)·2←← 141 ←← 05------------------------9

  第三步,2被借了以后,变成了1,然后计算(个位的'0代表计算完毕,结果的0占位,实际时个位照写,占位的不写)2 ←← 10- 10------------------------09

  第四步,得出结果(最终写法)·24- 15--------------------------9

小学一年级数学知识点 15

  小学一年数学:一年级数学和为十的儿歌

  凑十歌:小朋友拍拍手,大家来唱凑十歌,九凑一,八凑二,七凑三来六凑四,两五相凑就满十。

  凑十法:拆小数,凑大数。拆大数,凑小数。

  小学生想要学好数学,做题是最好的办法,但想要奏效,还得靠自己的积累。

  一年级数学《1到5的认识和加减法》知识

  1. 数的认识

  (1)数数,读数,写数

  (2)比大小(“<”或“>”〉,排序

  (3)数的组成

  (4)基数,序数

  2.0的认识---表示没有,表示起点。

  3.计算:

  加法计算---意义的理解,认识加号。

  减法计算---意义的理解,认识减号。

  会相关的计算(5以内):加法、减法、0的计算。

  一年级数学知识要点整理

  1.通过复习整理,牢固掌握第一、二单元的数学知识。

  2.通过生活中有时间顺序的“先加后减”或“先减后加”的连贯情节,建立加减混合的数学模型,会熟练进行10以内加减混合计算。

  3.能够进行11~20数的计数与表达;能把数分拆成“十和几”;掌握20以内数的'序列,了解单数和双数,会一组一组地数。

  4.会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

  5.会通过实际操作,建构进位加法、退位减法的算法模型,体验算法的多样性。

  6.正确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加减法。

  7.能阅读和理解描述情节的文字,口头编应用题并正确列式解答。

  8.巩固前两个月已养成的数学学习习惯。

  9.两步计算式题要先在下方写出第一步的得数。

  10.会对应用题进行分析。

  神奇数学公式:数字间的秘密

  1x8+1=9

  12x8+2=98

  123x8+3=987

  1234x8+4=9876

  12345x8+5=98765

  123456x8+6=987654

  1234567x8+7=9876543

  12345678x8+8=98765432

  123456789x8+9=987654321

  1x9+2=11

  12x9+3=111

  123x9+4=1111

  1234x9+5=11111

  12345x9+6=111111

  123456x9+7=1111111

  1234567x9+8=11111111

  12345678x9+9=111111111

  123456789x9+10=1111111111

  9x9+7=88

  98x9+6=888

  987x9+5=8888

  9876x9+4=88888

  98765x9+3=888888

  987654x9+2=8888888

  9876543x9+1=88888888

  98765432x9+0=888888888

  很炫,是不是?

  再看看这个对称式

  1x1=1

  11x11=121

  111x111=12321

  1111x1111=1234321

  11111x11111=123454321

  111111x111111=12345654321

  1111111x1111111=1234567654321

  11111111x11111111=

  123456787654321

  111111111x111111111=

  12345678987654321

【小学一年级数学知识点 】相关文章:

小学数学知识点04-02

小学数学一年级知识点总结11-03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01-05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03-19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知识点07-22

小学数学知识点总结02-26

小学数学知识点总结11-10

小学数学知识点整理06-13

小学数学分数乘法知识点01-22

小学数学知识点整理9篇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