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知识点
在我们上学期间,大家都背过各种知识点吧?知识点是指某个模块知识的重点、核心内容、关键部分。掌握知识点有助于大家更好的学习。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知识点,欢迎阅读与收藏。
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知识点1
1、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C=(a+b)×2
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C=4a
3、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S=ab
4、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S=a.a= a
5、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S=ah÷2
6、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S=ah
7、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
8、直径=半径×2 d=2r 半径=直径÷2 r= d÷2
9、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圆周率×半径×2 c=πd =2πr
10、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
11、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 ×2 公式:S=(a×b+a×c+b×c)×2
12、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公式:V = abh
13、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公式: S=6a2
14、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公式:V = abh
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知识点2
知识点: 1、在生活中,量比较短的物品,可以用(毫米、厘米、分米)做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常用(米)做单位;测量比较长的路程一般用(千米)做单位,千米也叫(公里)。
2、1厘米的长度里有(10)小格,每小格的长度(相等),都是(1)毫米。
3、1枚1分的硬币、尺子、磁卡、小纽扣、钥匙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4、在计算长度时,只有相同的长度单位才能相加减。
小技巧:换算长度单位时,把大单位换成小单位就在数字的末尾添加0(关系式中有几个0,就添几个0);把小单位换成大单位就在数字的末尾去掉0(关系式中有几个0,就去掉几个0)。
5、长度单位的关系式有:(每两个相邻的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①进率是10: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10分米=1米,10厘米=1分米,10毫米=1厘米,
②进率是100:1米=100厘米,1分米=100毫米,100厘米=1米,100毫米=1分米
③进率是1000:1千米=1000米,1公里==1000米,1000米=1千米,1000米=1公里
6、当我们表示物体有多重时,通常要用到(质量单位)。在生活中,称比较轻的物品的质量,可以用(克)做单位;称一般物品的.质量,常用(千克)做单位;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吨)做单位。
小技巧:在“吨”与“千克”的换算中,把吨换算成千克,是在数字的末尾加上3个0;
把千克换算成吨,是在数字的末尾去掉3个0。
7、相邻两个质量单位进率是1000。
1吨=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
1000千克=1吨
1000克=1千克 练习题: 一、填一填。
1、有些钟面上有3根针,它们分别是()、()、(),其中()走得最快,它走一圈是(),()走得最慢,它走一大格是()。
2、我们学过的时间单位有()、()、()。计量很短的时间时,常用比分更小的单位()。
3、秒针走一小格是()秒,走一圈是()秒,也就是()分。分针走一小格是()分,走一圈是()分,也就是()时。
4、秒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经过的时间是()。
5、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时间单位。
(1)一节课时长40()。
(2)爸爸每天工作8()。
(3)李静跑50米的成绩是13()。
(4)做一次深呼吸要4()。
6、体育老师对第一小组同学进行50米跑测试,成绩如下:小红9秒,小丽11秒,小明8秒,小军10秒。()跑得最快,()跑得最慢。
二、辨一辨。(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6分=600秒()
2、分针走一大格,时针就走一小格。()
3、秒针走一圈,分针走一小格。()
4、小红每天早晨7:15从家出发,7:35到达学校,她在路上用了20分钟。()
5、小军早上6:30起床,小强早上6:40起床,小强比小军起得早。()
三、单位换算。
1时=()分5分=()秒
4时=()分3分=()秒
20分+50分=()分
24秒+48秒=()秒
1时-40分=()分
四、在○里填上“>”“<”或“=”。
6分○60秒
160分○3时
4分○200秒
3时○300分
250分○5时
60秒○60分
10分○600秒
120分○2时
五、解决问题。
1、火车9:20开,李华从家到火车站要35分,李华至少要在几时几分从家出发才能赶上火车?
2、一个钟表显示的时间是11:45,它比准确时间慢了5分,你知道准确时间是几时几分吗?
3、一根长24米的木棒,每4米锯一段,锯一次用4分钟。锯完这根木棒用多长时间?
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知识点3
1、时间单位有:时、分、秒。
2、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秒”。计量很长的时间,常用“时”。
3、会选择正确的时间单位填空:
如:妈妈一天工作8(时)
小明每天睡眠9(时)
拍一下皮球大约用1(秒)
做一遍眼保健操大约用5(分)
小华跑50米的.时间是9(秒)
小明跳50下绳约需30(秒)
4、钟面上最长最细的针是秒针。
5、秒针走1小格的时间是1秒,秒针走几小格的时间是几秒。
6、钟面上有12个大格,60个小格,每个大格里有5个小格。
7、秒针从2走到10是(40)秒。想:10—2=8(大格)8×5=40(秒)
8、时针走1大格是1时,走一圈是12时。
分针走1小格是1分,走1大格是5分,走一圈是60分。
秒针走1小格是1秒,走1大格是5秒,走一圈是60秒。
9、时针走1大格,分针走60小格,是60分,就是1时。
分针走1小格,秒针走60小格,是60秒,就是1分。
10、时间单位的换算:
1时=60分60分=1时
1分=60秒60秒=1分
1时=3600秒
(1)把大单位化成小单位,要乘进率60
7时=(420)分9分=(540)秒
想:7×60=420 9×60=540
(2)把小单位化成大单位,要除以进率60
240分=(4)时480秒=(8)分
想:240÷60=4 480÷60=8
(3)2时40分=(160)分4分30秒=(270)秒
想:2×60+40=160 4×60+30=270
(4)90分=(1)时(30)分75秒=(1)分(15)秒
想:1时=60分90—60=30 1分=60秒75—60=15
11、比较大小
(1)当单位相同时,比较数字,数字大的它就大:8秒(>)6秒
(2)当数字相同时,比较单位,单位大的它就大:8时(>)8分8分(>)8秒
(3)当数字和单位都不相同时,要先统一单位,再进行比较:
5时(>)200分300秒(<)6分180秒(<)3分10秒
300分360秒190秒
12、计算时间:结束时间=开始时间+经过时间
开始时间=结束时间—经过时间
经过时间=结束时间—开始时间
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知识点4
知识点:
1、认识整千数(记忆:10个一千是一万)
2、读数和写数(读数时写汉字写数时写阿拉伯数字)
①一个数的末尾不管有一个0或几个0,这个0都不读。
②一个数的中间有一个0或连续的两个0,都只读一个0。
3、数的大小比较:
①位数不同的数比较大小,位数多的数大。
②位数相同的数比较大小,先比较这两个数的位上的.数,如果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位,以此类推。
4、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记忆:看最位的后面一位,如果是0-4则用四舍法,如果是5-9就用五入法。
的三位数是位999,最小的三位数是100,的四位数是9999,最小的四位数是1000。
的三位数比最小的四位数小1。
5、被减数是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运算步骤:
①列竖式时相同数位一定要对齐;
②减法时,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从前一位退1;如果前一位是0,则再从前一位退1。
6、在做题时,我们要注意中间的0,因为是连续退位的,所以从百位退1到十位当10后,还要从十位退1当10,借给个位,那么十位只剩下9,而不是10。(两个三位数相加的和:可能是三位数,也有可能是四位数。)
7、公式被减数=减数+差
和=加数+另一个加数
减数=被减数-差
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差=被减数-减数
一、直接写出得数。
12+45= 63-28= 15+40= 28+41=
800+500= 90-36= 52-19= 500+700=
6000-4000= 1500-800=
二、填一填。
1、4个百和8个十合起来是(),25个十是()。
2、果园里有梨树262棵,桃树304棵,梨树和桃树一共大约()棵,梨树比桃树大约少()棵。
3、三年级有男生280人,女生300人,三年级一共有学生()人。
4、妈妈缴电费用去52元,缴水费用去86元,缴水费比缴电费多用去()元。
5、光明水果店上星期卖出420千克西瓜,这个星期卖出370千克西瓜,这两个星期一共卖出()千克西瓜。
三、连一连。
430+400 910-680
520-290 270+560
300+290 970-150
1000-180 390+200
四、在○里填上“>”“<”或“=”。
450+530○980 250-150○200
380+280○720 530―210○290
1000-600○300 620+270○670+220
五、列竖式计算。
250-120= 540+180=
640-250= 630+250=
720-170= 420+370=
930-550= 420+380=
六、解决问题。
1、一副羽毛球拍30元,爸爸买了两副羽毛球拍,付了100元,应找回多少钱?
2、星期天,小亮和爸爸、妈妈去商店。爸爸买了一套西装花了590元,妈妈买了一件连衣裙花了280元,小亮买了一个书包花了50元。
(1)爸爸的西装比妈妈的连衣裙贵多少钱?
(2)妈妈的连衣裙和小亮的书包一共花了多少钱?
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知识点5
1、钟面上有3根针,它们是(时针)、(分针)、(秒针),其中走得最快的是(秒针),走得最慢的.是(时针)。
2、钟面上有(12)个数字,(12)个大格,(60)个小格;每两个数间是(1)个大格,也就是(5)个小格。
3、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1大格是(5)分钟,走1小格是(1)分钟;秒针走1大格是(5)秒钟,走1小格是(1)秒钟。
4、时针走1大格,分针正好走(1)圈,分针走1圈是(60)分,也就是(1时)
1时=60分
1分=60秒
时间的两种标准写法:
8时零5分:8:05
8时55分:8:55
注:当两个表中时针表示的时间相同时,后面的时间减去前面的时间即可得到经过的时间。
练习题
1、一节数学课上了40。
小红上午在校时间约4。
2、小芳跳绳20下用了15。
课间休息10。
3、小明吃饭用了20
小明做20道口算题用了2。
4、爸爸每天工作约8。
王艳跑50米用了10。
5、南京乘火车去上海用了5。
晚间新闻联播时间大约是30。
参考答案:
1、一节数学课上了40(分钟)。
小红上午在校时间约4(小时)。
2、小芳跳绳20下用了15(秒)。课间休息10(分钟)。
3、小明吃饭用了20(分钟)。
小明做20道口算题用了2(分钟)。
4、爸爸每天工作约8(小时)。
王艳跑50米用了10(秒)。
5、南京乘火车去上海用了5(小时)。
晚间新闻联播时间大约是30(分钟)。
【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知识点】相关文章:
数学第一单元知识点11-07
数学第一单元知识点(合集)01-04
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知识点加测试题锦集06-18
五年级上册数学单元知识点05-30
初一上册数学各单元知识点整理归纳08-20
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知识点02-08
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七单元知识点01-18
(精品)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七单元知识点03-17
六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知识点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