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考网>考生写作>小学作文>小学的作文

小学的作文

时间:2024-06-05 12:29:29 小学作文 我要投稿

小学的作文3篇【精品】

  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对作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作文是人们以书面形式表情达意的言语活动。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的作文3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的作文3篇【精品】

小学的作文 篇1

  一、为什么进行小学作文教学改革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而且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难点。长期以来,教师教作文难,学生写作文也难。

  作文难,究竟难在哪里?总结过去,我认为,作文难固然有其写作本身的难度,但在小学作文教学过程中,也存在诸多原因。其一,多年的“教师命题--学生作文--教师批改--学生看分”的教学模式,束缚了小学生的思维发展,抑制了小学生写作文的兴趣,因而学生无话可说,无话可写;其二,长期以来,语文教学囿于课本本身,忽视了教学与客观世界的联系,学生视野狭窄,词汇贫乏,认识水平低,学生感到有话不会表达;其三,多年来,在作文教学中,没能从整体上把握小学各年级作文教学的阶段特点,忽视了小学作文教学的阶段性和连续性,要求普遍偏高,没有遵循作文教学循序渐进的原则,因而收效不大。

  如何解决作文教学中这一难题呢?

  大纲指出,小学作文教学的任务是培养两个方面的能力:一方面是“用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另一方面是“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即认识事物的能力。简言之,小学生作文就是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认识水平”的体现,作文教学应促进这两种能力的和谐发展。据此,小学作文教学要从培养写作兴趣入手,开辟两种渠道,分清三个阶段,抓住三个训练,使小学作文教学构成一个科学的训练过程,较好地解决作文教学中的难题。

  二、小学作文教学改革内容

  (一)激发作文兴趣,把学生引入有话要说的境地

  兴趣是学生学习中的`一个最积极最活跃的心理因素。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兴趣。”因此,要让学生有话说,就要求教师把作文课上得生动活泼,使学生喜欢写作文。

  第一,先观察后作文。只有引导学生感知具体形象的事物,才能激发其积极地思维,进而产生表达愿望。在教学实践中,让学生观察图画和实物,或者指导学生参观,然后按照教师的指导写作文,学生很有兴趣,写的文章有具体内容,有真情实感。

  第二,先实践后作文。如有计划地设计游戏,编导小品,外出旅游等。学生亲身参加的实践活动,往往津津乐道,此时让学生写出实践活动的经过和感受,自然兴趣盎然。由于这些活动丰富了学生生活,增长见识,提高认识能力,因而写的文章很有条理,语言也比较生动活泼,具有一定的生活气息。

  第三,抓时机写作文。学生写作文的兴趣,因时间、地点、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善于抓住有利时机让学生写作文,学生就会感觉不到困难。例如,课间一个精采的场面,运动场上精采的表演,课堂上发生一个有趣的“风波”,不失时机地让学生写下来,或者在讲读课文中补写一个情节,续写一个结尾等。学生写起来感兴趣,“难”字似乎不翼而飞,达到练笔的目的。

  第四,创设情境写作文。创设情境是为调动学生作文积极性,达到作文训练目的而创设的。试举一例,全校卫生大检查前一天,五年级四班又上作文课了。我迟迟不到教室,而提前做了一番设计:卫生优胜流动红旗被一根教杆支在了黑板中间,摇摇欲坠,旁边写了一个醒目的大问号。学生们见此情景,大惑不解,七嘴八舌,议论纷纷。五分钟后,我才走进教室,要求学生自己起题目把刚才的所见所闻及自己的心理活动写下来。顿时,同学们有了兴致,挥笔写起来。有的同学以《奇怪,带问号的流动红旗》、《我明白了》等新颖的题目,在二十多分钟内,写出了三百多字的富有情趣的作文。

  (二)开辟两种渠道,引来作文的活力

  开辟作文训练的两种渠道是:其一,从生活中学习作文,即引导学生写观察作文。丰富多采的生活本身就是学生作文的源泉。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周围的人和事,花鸟虫鱼、风雨雷电、写观察日记,鼓励学生把他们在各种学习活动中所见、所闻、所感写在日记里。这样,既丰富了作文素材,解决了“无米之炊”的难题,又有效地进行了练笔。其二,从阅读中学习作文,解决怎么写的难题。包括两个方面:(1)在课堂教学中指导学生从教科书中学习作文,学习作者是怎样用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结合课内作文,紧扣训练重点,统一要求,严格训练。(2)指导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学习作文。语文教材只是教师对学生进行语文基本功训练的例子,要想使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并把知识形成能力,就必须加大课文阅读量。“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积累更多的语言材料,增长见识,提高认识水平,才能提高作文能力。

  (三)分清三个阶段,遵循作文训练的规律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小学阶段的作文训练,是从低年级的“写话”到中年级的写“片段”,再到高年级的“写成篇作文”。起于“写话”,间于写“片段”,落脚于“篇的训练”,三个阶段有着内在的联系,三个阶段具体的要求是:即低年级说写提早训练,贯穿在阅读教学的全过程中,每周设两节说写训练课,以词句训练为主,让学生围绕一个中心,会说一句完整的话,会说几句连贯的话,能说一段通顺的话,然后写下来。中年级集中力量说好、写好“片段”,达到内容具体,条理清楚,到四年级由片段训练过渡到能写简单的记叙文。高年级成篇综合训练,突出加强审题、立意、选材、组材、表达、修改等六项基本功训练,达到内容具体,有条理,有中心,有重点,有真情实感,能展开想象和联想。

  (四)突出三个训练,提高作文能力

  在作文过程中,要突出进行观察、思维和表达能力的训练。

  观察是人们认识事物的重要途径,也是构成作文能力的重要因素。从一年级起,乃至从幼儿园起,就要对孩子进行观察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借助教材,让学生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指导看图,看实物,带领学生参观、游览,教给学生观察方法;留心生活,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方面,突出抓好五个方面的训练:

  (1)细致地观察;

  (2)有序地观察;

  (3)抓住重点观察;

  (4)用多种感官观察;

  (5)边观察边想象和联想。

  要真正认识事物,不仅要靠观察,更重要的是靠思维活动的积极参与。因此,作文训练必须充分地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特别要加强想象和联想能力的训练。低年级注意培养儿童的形象思维;中年级注意培养他们的形象思维和初步的抽象思维;高年级要有意识地抓好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转化,使学生的作文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达到言之有理。

  认识事物的能力和表

  达能力,直接体现了作文能力。因此,作文教学还要突出抓好语言文字能力的训练。向书本学习表达,利用这一机会强化表达训练。观察发展了思维,思维促进了观察能力的提高,表达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又能促进观察和思维能力的提高。它们之间互相联系,互相促进,协调发展。因此,突出进行观察、思维和表达能力的训练,对于提高小学生的作文水平是极为重要方面。

小学的作文 篇2

  “小朋友,你裙子上的蝴蝶结开了,老师帮你系上!”一个温柔悦耳的声音打断了正在往操场狂奔的我,我转过身,顺着声音寻过去,看见一位“大姐姐”,她皮肤白净,面色红润,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炯炯有神,我一下子想到了迪士尼动画中的精灵仙子,只见她俯下身,帮我认真地把蝴蝶结系好,微笑着对我说:“好了,下次要小心哦,不要让“蝴蝶”飞走了呀。”我急忙道谢,并问道:“您是我们学校新来的老师吗?” “是啊!”她说话的声音极为好听,像是在唱歌一样。我不禁在想:“这样一位有着好听声音的,精灵仙子般的老师会教什么科目?哪个班的学生能这么幸运被她教呢?”

  新学期的第一节音乐课,一个美丽的身影从我们班的窗前飘过(说“飘过“是因为她走路的姿态非常轻盈),接着门口进来一个人,手里还抱着一架电子琴。啊,正是我见过的'那位“精灵仙子”!真没想到,她就是我们的新音乐老师!老师亲切地对我们说:“同学们,大家好,以后就有我来担任你们的音乐老师,我是刘娇,大家可以称呼我刘老师。”

  刘老师在大学主修的就是音乐教学,她的专业知识没得说,在刘老师的音乐课上我们学习乐理,学习律动,她还教我们科学的发声方法,让我们唱出的歌曲就好像电视里的歌手一样悠扬深远。大家唱的起兴,老师还会教我们带上表演动作,连唱带跳,不亦乐乎……40分钟的音乐课眨眼就过,在智慧的“精灵仙子”的带动下,我们都深深地被音乐的魅力所折服。学校的六一节文艺汇演快要到了,刘老师除了上好音乐课,在课余时间还帮助我们班排练文艺节目,老师不喊苦,我们不叫屈,师生通力配合,在六一节的文艺汇演中,我们班夺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我们的辛勤汗水换来了丰硕的果实,领奖那天,我们高兴,老师的脸上也笑成了一朵花。

  富有爱心,博学多才,不怕吃苦,这就是我的音乐老师。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在这里我想对我的音乐老师说一句:“老师,您辛苦了!我们不会辜负您对我们的谆谆教诲!”

小学的作文 篇3

  药已被煮的沸腾,母亲看着锅里煮着的药,眼红红的,我知道母亲哭过了。但是我当做没看见,继续写我的作业。写着写着不由自主地哭了……

  我的母亲是个保守的女性。即便来城里已有三年,但是她从不穿露胳膊大腿的流行时尚的衣服,每每看见同龄的人与她一起行走时,总是觉得她是局外人,不管气质还是衣着都是格格不入的.。我分明看见,那条黄昏下的街道在大堆的行人中,我就只看见了她。不管旁边的人说什么她都带着微笑,旁边的人不以为然,好像她们一行中没有她的存在一样,接着一句句的道别后,便各自回家了,她们都没有向母亲道别,似乎忘记了。母亲没有在意,看见远远等着她的我,笑了。而我这时是多么想哭的。

  我还记得母亲在农村时,是多么坚强的一个人。那年,几场突如其来的暴雨把地里的庄稼全毁在了地里,麦子成片成片的倒下,成熟的麦子失去了像青年人的强健,像一个个苟延残喘的老人,失去了生机。几日后空气中充满了腐烂麦子的气息,那气息是那么香甜又那么让人心碎。之后我们家的粮食根本不够用,对于家里有男人的人家来说,还可以去给城里人做做琐活,赚来糊口,可我们家……母亲去给别人做活,那时候母亲总会回家痛苦,第二日一如既往地出去。晚上拖着沉重的身心回家……那一日我等在路口,我看着她哭了,她勉强一笑说:“我们回家。”

  我不知道母亲的那个时代她到底吃了怎样的苦,而我随着时间的匆匆走过已不再那么纯洁,我似乎欠了母亲很多,我看着还在沸腾的药,觉得母亲老了很多,最起码身体不似昔日了……

  我想她这时候哭是因为今天是5月3日,这一日父亲离开了他。听说是拼了命的干活,最终病倒……最后那一刻他说如果时间可以重来,我不会离开你的身边……

【小学的作文】相关文章:

小学的时光小学作文11-17

小学的作文[经典]07-21

小学的作文【精选】04-29

小学作文[精选]05-08

(经典)小学的作文04-15

(精选)小学作文12-02

[精选]小学的作文11-14

小学的作文12-29

小学作文12-22

[经典]小学作文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