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春天作文[精]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尝试过写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怎么写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舌尖上的春天作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舌尖上的春天作文1
春天的百花盛艳,让人应接不暇,赞美、留恋;而我却为满目的惊艳感到晕眩,甚至有种想逃离的冲动。春天里美丽的花太多,往往会引起审美疲劳,或视觉混淆,别人或许不会,但我特别明显。还好,除了繁花,我另有舌尖上的春天。
小时候饿怕了,常以杂粮、野菜果腹,一个月难见两次荤腥,做梦都想着吃肉。杂粮、野菜打造出来的机体面黄肌瘦、弱不经风,随时病恹恹的。冬天是最难熬的时节,粮食不足,野菜也少,掺和着杂粮,咀嚼着咸菜,度日如年。
《映山红》对于别人兴许只是一首老歌,对于我,则是曾经内心最真实的期许和独白。每次听到“寒冬腊月哟……盼春风……”总会情不自禁动情,回忆过去。春天到来,草木发芽,各种野菜也就有了,不用再日日月月呷咸菜,至少可以换换口味,别提多高兴。
那些年的春天里,我们就像刚从饥肠辘辘冬眠中醒来的动物,满脑子都是食物,至于五彩缤纷的世界完全是多余的,通通可以省略。没有什么比食物更受青睐,没有什么比吃更让人兴奋。春天来了,就意味着有新的食物,就意味着能够吃上各种新鲜野菜。
常年如此,竟然养成了习惯,即便如今生活已有极大改善,但还是爱吃野菜。一到春天,想吃野菜的欲望就像忍耐、积蓄了一冬的野草在心底肆意生长、迅速蔓延,无法控制。我不喜欢春天里的繁花,因为看花顶替不了吃饭,肚子不饱是没有心情看花的。
春天吃芽,臭油菜芽、蕨叶芽、香椿芽、椿头芽、五加风芽……在云南,天上飞的除了飞机,地上长脚的除了桌子,好像没什么不能吃的,更有少数民族有言‘绿的都是菜,动的都是肉’。作为纯正的“水又族”,虽没那么夸张,但是能吃的芽还是多得不得。
春天冒出的新芽,经历了严冬的寒冷和干渴,青涩中渗透着春回大地的清香。有的可以直接凉拌生吃,有的.则需要用沸水淖一下,更为润口的吃法则是蒸炸煎炒。有些春芽生时有毒或口感不佳,弄熟后再食用不但安全而且味道更好。
春天里吃野菜,简直是人生里不可多得的一大享受,纯正的原汁原味、浓郁的春天气息,弥漫在口腔、舒爽在舌尖、畅快在喉咙。那种自在不单单是口舌之快,所有毛孔为之张开,记忆与现实重合,全身心被控制、被统一在味蕾的调动下。
对于春色,我毫无痴迷,即便群芳争艳、百媚千娇,也了无兴趣。我的春天在舌尖上,必须咀嚼在嘴里、研磨在唇齿间、快活在舌尖上、消化在肚子里,才满足、才过瘾。对于春天,我承认自己是贪婪的。
舌尖上的春天作文2
春风吹绿了大江南北,春雨润湿了田间地头,春天的气息渐渐浓郁起来。菜园旁,沟渠边,树林间,田野里到处蔓延着青的草绿的叶,各种野菜也绿油油娇滴滴的。人们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悦,招朋唤友,开始品尝春天的口福。
当杨树叶如绿色的小风铃般挂满枝头的时候,人们就采来吃了。把一元硬币大小的杨树叶采下来,用开水焯熟,再放在水里浸泡几天,以去除它的涩味,吃的时候切碎洒些盐,滴几滴香油,再配上葱花,味精,那滋味,脆鲜香美,又有点淡淡的苦味,既可口,又去火,实在是让人欲罢不能,越吃越想吃呢。
榆钱粥,是粥类中的上品,清鲜无比。把榆钱倒入沸水锅里,滚几个回合,再把面粉搅成浆倒进去,加热一阵子便成了。榆钱剁成细末,加肉或蛋,调成馅,包成水饺或蒸包,吃着清香甜美,用这种馅烙菜饼,味道也相当鲜美。
春天的大地上,苦菜仿佛才睡醒的孩子,揉揉腥松的眼睛,钻出土来看春暖花开的世界。大姑娘,小媳妇开始招唤同伴:“走呀,去挑苦菜去呀!”田野里,处处可见一个个弯腰挑苦菜的身影。苦菜叶色碧绿,根茎洁白,入水焯熟,浸泡几天苦味稍淡,切碎后,加入豆腐、土豆丝,再洒入花椒油、葱花,清香微苦,非常下饭。据《本草纲目》记载:苦菜“味辛、苦,微寒。清热解毒、消痈排脓、祛瘀止痛”。苦菜有这么多的好处,难怪近几年人们对苦菜青睐有加呢。
椿芽是春天里独有的佳蔬。“嫩芽味美郁椿香,不比桑椹逊几芳”,那嫣红的叶、油亮的梗脆嫩多汁,芳香馥郁,风味独特,是不可多得的.优良蔬菜品种。如今,椿芽还堂而皇之地走进了城市餐桌,让更多的城市人领略到了它独特的味道。
雨后初晴时,树林里,山坡上,到处可以看见地皮菜的踪影,地皮菜,学名地耳,顾名思义,木耳生在树上,地耳长在地上,把地皮菜一片片从地上拈起,用水反复洗净,加点芥茉,凉拌了吃,既辛辣爽口,又软嫩劲滑,其实这吃的不是地皮菜,而是田野的味道啊。
槐花、野蘑菇、落落菜、蒲公英……春天的美味数不胜数。又是一年春意闹,让我们尾随清脆的鸟鸣,走进春天的怀抱,采摘点野菜鲜蔬。让春天的美妙和色彩氤蕴在我们的舌尖,在心里心外无尽地蔓延!
舌尖上的春天作文3
春天是个万物复苏的季节,经过春风的呼唤,春雨的滋润,深藏在地底的它们苏醒了,它们便是春笋。它们一个个好奇地探出头来,快乐地欣赏这奇妙的世界。
春天的每个周末,外公总会去老家山上挖笋。他说这个时候的笋最好吃,特别是黄泥山上的笋,既脆嫩又鲜美。每次外公总会兴高采烈地把他挖到的“宝藏”拿出来一一介绍一番。我仔细瞧了瞧,发现笋儿还是有很多不同的`。笋儿头部尖尖的,有的是脆绿的,有的又是嫩黄的。有的穿棕色的“棉祅”,有的却着黄色的“夹克”。外公说最招人喜欢的定是那黄衣的笋儿。因为它的肉是洁白如玉的,必定最鲜。
有人说春笋是春菜之王,百吃不厌,无论怎么做都好吃。红烧、油焖、煲汤、剁馅,都是美味佳肴。我最喜欢外婆做的油焖笋,每次没等外婆端上桌,我就迫不及待地夹上一块入口,这仿佛就是春天的味道。
舌尖上的春天作文4
大兴安岭的春天姗姗来迟。乍暖还寒的季节小草刚刚露头,蒲公英就跟着钻出了地皮儿。几天后就一支独秀地走上餐桌,拉开了春天饕餮美食的序幕。
蒲公英、芥芥菜、蕨菜、鸭嘴菜、蛰麻子、老山芹、老牛挫、柳蒿芽、黄花菜、野白菜、苦菜、车轱辘菜、野鸡膀子……各种应季野菜还没有来得及吃个遍,吃个够,几个热天就过季了。
记得小时候,粮食总是不够吃。妈妈除了做饭时在饭里多放一些土豆或者倭瓜以外,就是经常用这些野菜拌玉米面蒸菜团子吃。以至于我老舅一看见玉米面、山野菜就反胃。如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野菜早已不再是充饥之物,而是作为一种高营养、低污染的美味食品雅俗共赏。野菜香,回归自然保安康。
大兴安岭的春末时节无论是居家还是大小饭店,餐桌必备野菜。饭店里给应季的野菜起了好听的名字,如"春天的滋味"就是蒲公英为主料的汤配上洁白的蛋清,滴上几滴芝麻油,微苦清香,色泽诱人。"我和春天有个约会"就是几种野菜和地产小菜拼盘,蘸着酱吃。排骨最适宜炖野菜,柳蒿芽、鸭嘴菜、老山芹、芥芥菜、野鸡膀子、老牛挫都是因为味道微苦,喜欢油性大的配料,野菜炖排骨中排骨的油性被野菜浸去,不腻而清香,野菜因为排骨的醇香而退去了苦涩,清香而不油腻,营养却又健康,堪称野菜系中的王公贵族。今年我又创新了两个菜--柳蒿芽汆肉丸和松香鸡翅。新鲜的里脊肉与小葱一起剁成碎末,加入少量辅料后打入蛋清,挤出樱桃大小的丸子,用羹匙刮入鸡汤或清汤锅里,柳蒿芽焯水后在起锅前放入,浓郁的肉香与柳蒿芽的清香融合在一起,舌尖就和春天来了个亲密接触。松香鸡翅,就是把嫩松针用榨汁机榨出汁腌制鸡翅,用平锅慢火煎熟,黄亮亮的鸡翅上包裹着翠绿的松针末,极具卖相,味美馨香。
野菜中当属蒲公英、荠菜、蕨菜最知名。
"婆婆丁,水灵灵".学名蒲公英的婆婆丁,在历经了一个冬天的漫长等待后,终于迫不及待地推开泥土之门,来赶赴这场春的盛会。一度春风一夜雨,山坡上、小路旁、房前屋后,皆有星星点点的绿意绽开。婆婆丁洗净后用凉水浸着,叶子水灵灵的,不加任何调料,就自然散发着大地与春天特有的清新味道。婆婆丁的吃法多种多样,掐上一撮,蘸着酱吃;切成小段炒鸡蛋;切成末炸鸡蛋酱、肉酱;焯水后凉拌;调汤;涮火锅;包馅则是最常见的吃法了。总之,无论那种吃法,鲜香爽润的滋味都是妙不可言的。
"阳春三月三,荠菜当灵丹".还是春寒料峭时荠菜就带着泥土的芬芳,拱出地面吟唱:"荠荠菜,顶锅盖,你妈叫你你不在,你媳妇叫你跑得快……"荠菜味浓,食用前最好打个水焯。早在唐代,就有人用荠菜做煎饼的馅。荠菜包馅,馅料随个人的口味,可荤可素,与猪肉、牛肉、鸡蛋拌馅都好吃。熟了的饺子、包子、盒子从面皮外面就能看到绿馅,口水止不住往外流,山野气息跃在眼前,那翠绿的初春色彩浸润着眼眸,那馨香的初春味道凝固在舌尖上的感觉真是幸福美妙。荠菜不但能做汤,还可以炒鸡蛋、尤其与土豆一起炖,配色好看,汤汁浓稠。荠菜不仅营养丰富,还能治疗多种疾病,民间流传着"春食荠菜赛仙丹"的说法。
蕨菜古代也称"吉祥菜"是筵席上高档菜肴的原料。在日本,作为长寿菜的象征,千家万户的'餐桌上都备有蕨菜,被誉为"雪果山珍".人们成袋子成箩筐甚至开着小货车去采蕨菜。为了储存蕨菜或焯水速冻、或晾成干菜。干蕨菜烧肉,比霉干菜更胜一筹:五花肉肥而不腻,蕨菜干劲道耐嚼,吸饱了鲜美汤汁的蕨菜干香味悠长。新采的蕨菜焯水后切寸段,拌以细盐、蒜末、味精,浇上小磨麻油,恍如青玉簪,入口脆、嫩、滑。吃腻了"生不逢时"的大棚蔬菜,能吃上一回应时的野菜,味蕾特别给力。
南方的朋友带孩子来旅游,我特意点几种野菜。几个城里长大的孩子,每个菜端上来都要猜谜似的研究一番。蕨菜上桌,朋友提起了伯夷、叔齐隐居在首阳山中以此裹腹,大家都不由感叹,看似卑微的植物,实在不容小觑。
唐诗宋词的代表人物李白、温庭筠、孟郊、陆游、黄庭坚等都有描写蕨菜的诗句,一种生长山间的普通野菜,竟引得千百年来文人如此不惜笔墨,恐怕也只有蕨菜才有如此的身份吧?
大兴安岭的春天和人是没有距离的。你不用像城里人那样去郊区,就在房前屋后,足之所覆,手之所触,目之所及,绿汪汪的野菜,一簇簇,一蓬蓬,任你采摘。野菜集天地之灵气,吸日月之精华,是大自然的精髓,是春天送给我们的养生佳肴,是我们舌尖上的春天。携一篮春光回家,不仅丰富了我的餐桌,还惬意了我们的生活;那丝丝缕缕的清香,引领着春天,一路从唇齿间走进了我们的心里。
舌尖上的春天作文5
春天是个美丽的季节,春天是个美好的季节,春天是个美味的季节。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给予人们许多富有春天特色的食物,也带给人们许多味蕾上的新鲜感受。
只要一有空,爸爸妈妈就会带我去寻找春天的味道。我们来到暖和的`草莓棚里,红艳艳的草莓让人垂涎欲滴,摘下一颗放在嘴里,酸酸甜甜的,可好吃了;我们来到一望无际的田野上,绿油油的荠菜和马兰又香又嫩,是我和妈妈的最爱;我们来到青翠的茶园间,碧绿的茶叶挺直秀丽,轻轻摘下一芽一叶,泡一壶绿茶,一股清香迎面扑来,连呼吸都是春天的味道;我们来到茂密的竹林边,竹子高耸着向蓝天伸去,“挖笋大王”爸爸就像一个孙悟空,地底下的笋都不能逃过他的火眼金睛。
在所有春天的美食中,我最喜欢的便是“腌笃鲜”了。它是将春笋和咸肉用小火炖制而成,奶白的浓汤里,一个个楼梯状的嫩笋和一块块白里透红的咸肉紧挨在一起,加上小葱点缀,让人看了直流口水。先喝一口汤,哇!鲜得眉毛也掉下来了。再吃几口笋和咸肉,清爽甜美,肉质细嫩,可谓是色香味俱全。没想到,这几样简单的食材,碰撞在一起,竟成了如此难得一尝的美味。
这样的一道美味汤品,你想和我一起品尝吗?快来我家中做客,享受这春天最美的味道吧!
舌尖上的春天作文6
春天,除了踏青、郊游之外,就是品尝春天的野菜了。
立春刚过,寒意尚存,几场小雨之后,泥土变得更加松软,渐渐地,世界有了一丝绿意。在山上,你可以看到荠菜已经开始伸出脑袋,肆无忌惮地生长着,等着人们来采。
这时,就会有人在空闲时间去山上挖荠菜。有些人实在没有时间去挖,怎么办?出门,找一个离你家最近的菜场,随便找个摊位就有。回家后,把荠菜洗干净,锅里的水烧开,把荠菜放进去。顿时,荠菜由葱绿色就变成深绿色了。然后用勺子把荠菜捞起来放进凉水过一下,再放点作料煸炒,一盘香喷喷的清炒荠菜就好了。
我还喜欢吃荠菜饺子,一般都是外婆做好了送来。把包好的饺子放进热水里煮,熟了以后就可以吃了。外婆包的.荠菜饺子皮薄馅多,轻轻咬上一口,顿时觉得满齿留香,清爽无比。
马兰头也是春天野菜中的佳品。马兰头拌豆腐是一道家常菜,洁白的豆腐,配上青翠的马兰头,色香味俱全,想要抗拒都难。
在春天,吃上一口唯独春天有的美食,舌尖上的感觉像是在生机勃勃的郊野里行走,令人回味无穷!
舌尖上的春天作文7
周末的一天,我跟着外婆和妈妈去踏青。迎着“吹面不寒”的杨柳风,来到的山边,一股淡淡的、说不出名字的、甜丝丝的、若隐若现的香味把我吸引住:有新翻的泥土的味道夹杂着淡淡的油菜花、苜蓿花的混合味,让我不由自主地深深吸了几口气,顿时觉得清新爽洁,真舒服。山旁边这儿一片金灿灿的油菜花、那儿一片粉红绚烂的桃花、洁白如雪的梨花......风儿一吹,我醉在这甜蜜清新的田野里,挪不动脚步了。春姑娘真是心灵手巧的'画家,这一幅幅春天的画让人赏心悦目、美不胜收啊!
就在我陶醉其中的时候,外婆和妈妈蹲下身,在山边的田埂上忙碌开了:只见一簇簇、一朵朵野草被她们精挑细选着放进了篮子、袋子里。这就是传闻中的野菜:三瓣叶的苜蓿(草籽)嫩嫩的,绿绿的;像八爪鱼一样,紧贴着地面生长的荠菜;绿绿叶、红红梗的马兰头、绿油油、水灵灵的水芹这里一丛那儿一簇,和不知名的野草一起像绿色的地毯一样把春天的田埂装饰得格外生机勃勃。外婆说:“乖乖的,回家外婆给你做好吃的。”我边想象着这美味边找了野菜,一会我被一种绿色的、香味像菊花一样的野草吸引住了,妈妈告诉我,这是青,书上叫艾草,是我们这里春天一种传统食品-麻糍的材料呢。
下午,篮子满了、袋子装不下了,我们满载而归。这新鲜碧绿的野菜在水的清洗下更加水灵滋润,而外婆和妈妈开始做起了春天独有的美食--麻糍。外婆把蒸好的糯米粉放在古色古香的石臼中,妈妈把采来的艾草洗净,把湛蓝色的汁水挤干,洁白的米团,碧绿的艾草,在石锤的反复搡揉下,发生了神奇的变化:白色的米团变成了墨绿色,在擀面杖的挤压下,变成了书本一般厚的面糕,清新的艾草香夹杂着甘甜的米香,让我这只小馋猫猛咽口水,哈哈。
晚上,一桌野菜宴隆重登场:凉拌马兰笋丁、乌葱烧鲫鱼、清抄水芹、荠菜炒年糕、香椿菜炒蛋、排骨春笋汤。真是透骨新鲜、味道好极了。
这是春天的美味,独一无二春天的味道。你们也来体味一番吧,一定回味无穷。
舌尖上的春天作文8
立春了,万物复苏,大地一片生机勃勃,我们家乡,每到立春,家家户户都会制作一道美食--草头。通过舌尖来感受春天的气氛。
草头这种植物在乡村非常常见,几场春雨过后,房前小菜园里那粗壮的草头枝干上,已经探出了绿色的小芽苞,风一拂,那小芽苞们迎风飘扬,活像一个个羞答答的小少年,又宛若站在五星红旗下敬礼的小学生们。过几日,藏在芽苞里的小芽也终于探出了头。我每当要摘的时候,妈妈总会第一个拦住我说:“不行!要再过几日。”到草头都成熟时,那周围总会堆几个天真可爱的小孩子分工摘,够的.着的就徒手摘,够不着的,就跳起来一个一个慢慢摘。每次回家,我们手里总会提个袋子,凡是妈妈看见准会对你欣慰的笑。
中国地大物博,所以各地吃草头的方法也大不相同。在我们江苏,习惯把草头揉成面团,做成饼。而在其他地区,就不一定一样了,有的会把草头与鸡蛋一起炒,有的便做成包子…
草头饼的做法很简单,先把草头做成面团,接着把面团分成几个小球,然后,在里头灌上肉馅儿,把外皮合起来,最后按一下。这样子就可以下油锅了!随着锅里一阵“噼里啪啦”,草头饼在锅里翻滚着,好像他们在油锅里欢快的沐浴呢!过了一会儿,起先嫩绿的衣服,变换新了,穿上了深绿且金黄的大衣,漂亮极了!过了五分钟后,就可以出锅了,只见刚出锅的草头饼热气腾腾,散发出诱人的香气,不由得令人垂涎三尺,迫不及待地夹一只,顾不得烫,轻轻咬一口,脆脆的皮里裹着美味的馅儿,嚼在嘴里“咯嘣咯嘣”脆响,吹一吹,再一口咬下去,一股春天的味道溢满齿间。中国人的节日离不开美食,草头在立春节气里备受人们喜爱,人们感受着春天的气息,满怀希望的迎接美好生活的到来!
舌尖上的春天作文9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又是一年芳草绿,又是一度春花红。原野上,小草都换上了翠绿的衣服,充满了生机。
周六,我们一家人到棋盘山爬山,我们先穿过了一片茂盛的竹林,看见一个个小竹笋像小山一样,尖尖的。春笋迎着春风,贪婪地吸吮着春天的甘露,在阳光中微笑,在春雨中生长,一节,一节,又一节。向上,向上,再向上。
本想尝试一下挖笋的乐趣,没想到,竹林里挂满了三三两两的牌子,上面写着“私自挖笋,罚款五百!”后来,我们只能向正在挖笋的农民伯伯买几个,尝尝鲜。
晚上回到家,我们先把笋的浅褐色的“外衣”脱掉,再给它“洗洗澡”,然后切成小段,最后它们纷纷“跳进”油锅里,变成了美味可口的.油焖笋。我吧唧吧唧吃着鲜甜脆嫩的油焖笋,让我想到了一首诗:“试寻野菜炊香饭,便是江南二月天。”
舌尖上的春天作文10
每年清明节,我们回老家祭祖的时候,总会在山上摘一些艾草,今年也不例外。我和爷爷骑着电动车到了山脚下,一下车,就看到遍地都是绿油油的艾草,仔细一看它叶子的边缘是巨齿形,它的反面长着白白的细毛,正面是绿色的叶子。没过多久,我和爷爷摘满了一筐的艾草。
一到家,我们就迫不及待地动起手来准备做青团:先把艾草洗干净,等锅里的水烧开后,把艾草放进去煮一分钟,捞出来拧干水分,再用辅食机打成泥状,接着将面粉、糯米粉均匀地混合到艾草泥中,用手揉成光滑的面团,接着把青团切成块,放入模具中,固定形状后脱模,放入平底锅中煎三分钟,香气扑鼻的青团就出锅啦!在上面洒点白糖,味道更好哦!
这个方法是传统的`做法。昨天妈妈把外婆家带来的艾草面团,揉成了一个个小圆子,先把水烧开,接着把酒酿、桂花酿、红糖和小圆子一起放进去,没过几分钟,一个个小圆子“扑腾扑腾”地浮出了水面,等着我捞起来饱餐一顿。这个做法的小圆子很有创意,也很好吃哦!小伙伴们,你们学会了吗?
艾草不仅可以做成青团给人们享用,它还有驱蚊、抗菌、抗过敏等功效,它全身上下都是宝呢。看来舌尖上的艾草不仅好吃而且还很有用呢!
舌尖上的春天作文11
春姑娘真是个神奇的魔法大师,她挥一挥手中的魔法棒,大地顿时变得五彩缤纷,花红柳绿。她又一吹集合哨,春天的蔬菜娃娃们也蹦蹦跳跳地赶来了,有马兰、榆钱、荠菜、香椿,还有我最喜欢的毛笋。
吴伯伯家有一片竹林,每年的`春天,我都会跟着爸爸妈妈一起去竹林里“寻宝”。你瞧,它们有些已经露出了大半个身子,有些刚探出绿色的小脑袋,有些藏在地底下痴痴地笑。没错,它们就是“寻宝”的对象——毛笋。
春天的毛笋吸饱了雨水,长得胖胖的,剥下皮后全身像台阶一样一层一层的。爸爸教过我,选笋的时候要选白白嫩嫩的,叶子是黄色的,因为这种笋吃起来口感最好。
毛笋的吃法有很多种,有盐烤笋,有油焖笋,但我还是喜欢红烧毛笋。把毛笋的外衣剥掉洗好以后,用刀把它切成长条形,放进锅里和肉块一起煮。毛笋在锅里跳着愉悦的舞蹈,一会儿翻个身,一会儿左右抖动,好看极了!大概二十分钟以后,香气扑鼻的红烧毛笋就做好了。
毛笋是春天特有的美味,是大自然献给我们的礼物,感谢春姑娘,感谢大自然!
舌尖上的春天作文12
春天到了,万物复苏,我嘴里的馋虫也醒了。为了满足我的味蕾,爸爸周末带着我去挖野菜,并用它做了几道菜,让我印象深刻。
出发前,我和爸爸准备了不少挖菜工具,有水果刀、刮铲、“一”字起、剪刀等。到达目的地后,他就现场教我认识野菜,有着长长细叶的是野蒜,长着齿轮间隔叶子的是荠菜,贴地、叶子像箭头的是蒲公英,而绿绿叶、红红梗的则是马兰头……就见爸爸先用铲子把目标野蒜周边的泥土翻松,接着用铲子挖开野蒜,看到根时,用手轻轻拨弄根上的泥土,白白的蒜头就出来了。我跃跃欲试,用铲子到处翻土,也不见野蒜,好不容易看准一个,一个重力铲子下去,野蒜的整体就上下分离了,还闻到一股浓重的辛味。我没灰心,重新调整了下铲子的力度,不久就有了新的收获。在一片草丛中,我们发现了一大片马兰头,爸爸说凉拌马兰头特别好,不仅营养丰富,而且野生的口感更好。我学着爸爸的模样,用指甲将马兰头较嫩的头部掐下来。
忙活了一上午,我和爸爸带着满袋子的.野菜回家了。一到家,爸爸就忍不住先带我用开水焯马兰头,然后再在马兰头里加上盐、糖和麻油,我一尝,满嘴的清新,甜中透着苦涩味。我们还用野蒜做了野蒜煎鸡蛋,夹上一块放嘴里细细品味,你能吃出野蒜的青草香。啊,真是香啊!
我的春天在舌尖上,必须咀嚼在嘴里,研磨在齿间,快活在舌尖上,消化在肚子里,才满足,才过瘾。
舌尖上的春天作文13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柳绿花红,莺歌燕舞。但这时,有一个人对这些美丽的景物不感兴趣,那人就是我。很多人问我:你为什么不喜欢这些美景?听了我的答案,你一定会哈哈大笑,说:“你这一个瘦子还是吃货?”可别笑,听我说说你才知道。
一到田地里,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荠菜的身影:啊,荠菜,你怎么来了?像碧绿的翡翠似的,只见荠菜大步朝我走来,我连忙抓住它,说:“荠菜,快变成饺子,让我尝尝。”但回到现实后,才发现我在做白日梦。谁说不是舌尖上的春天呢?
某个晚上,梦见我来到了草莓基地里,眼前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草莓山”,真像一座宝石堆成的山。我跳进里面,大吃特吃起来,满嘴全是草莓的香,草莓的甜。这时,一个草莓翘着脑袋:“放心吃吧,我们生产得可快了。”做这样的'梦,难道不是证明了我最爱的是舌尖上的春天吗?
下午去李明阳家楼顶的沙坑玩,眼前满是美味的马齿苋,我又开始发呆了:眼前,一群马齿苋蹦蹦跳跳地跑过来,像一只只小白兔似的。它们看了看口水直下三千尺的我,说:“我们做一盘凉拌的马齿苋吧。”我正享受着美味的马齿苋时,被一股凉风吹回了现实。不过,此时此地发这样的呆,不就是证明了这是舌尖上的春天吗?
又一次,我太困了,看书看着看着就睡着了。我梦见了许多灰灰菜在水里游泳,像一条条鱼。我对它们说:“灰灰菜,你们给我留一只啊!”灰灰菜愣了一下,道:“没问题,等你把辣椒面和孜然粉拿过来再说。”便游走了。当我想着吃香喷喷的灰灰菜时,就醒来了,嘴角还留着口水呢!这难道不是证明了春天在舌尖上吗?
还有一次,我跑得气喘吁吁,躺在了床上。迷迷糊糊间大巢菜像鸟儿似的飞了下来。我喜出望外,对它说:“大巢菜,给我一些好吃的吧。”大巢菜说:“可以呀。”于是它给了我不少芽,不愧有救荒野豌豆的美名呀。这时,我的美梦又被妈妈吵醒了。不过,这再次证明了这是舌尖上的春天。
看吧,比起美景来,我更加喜欢美味。这就是舌尖上的春天。
舌尖上的春天作文14
春卷起源于晋朝,原名春饼。
立春了,万物复苏,大地一片生机勃勃。我们家乡,每到立春时节,家家户户都会制作一道美食——春卷,通过舌尖来感受春的气息。
春卷起源于晋朝,原名春饼。古时,制作上没有现在那么讲究,拿一张饼皮,在上面放上各种各样的熟食,然后卷起来便直接吃了。到了唐朝,春卷才被人们渐渐熟知,而且制作方法也有了很大的变化和提高。杜甫曾在诗中描写过春卷“春日春盘细生菜”,可见春卷在唐代就已风行。到了清朝,春卷竟然跻身皇宫,位列满汉全席中的十二道点心。如今,春卷更是成了家家户户餐桌上的美味佳肴。
中国地大物博,各地吃春卷有不同的讲究。在我们江苏,喜甜咸,有的人用豆沙做馅儿,有的人把一些经过加工的蔬菜包在春卷中。而在成都,因为爱吃辣,吃春卷时,竟喜欢沾一点芥末。
春卷的做法简单。拿一张春卷皮,把馅儿放在皮上,折起两边,然后卷起来,再沾点水粘合一下边皮,这就包好了。把包好的春卷放进油锅,随着一阵“噼噼啪啪”声,春卷在锅里翻滚着,好像正在愉快地沐浴哩。过了一会儿,起先穿着白大衣的春卷,换了身衣裳,穿上了金黄色的外衣,漂亮极了。五分钟后,春卷就可以出锅了,只见刚出锅的春卷热气腾腾,散发出诱人的.香味,不由得令人垂涎三尺。迫不及待地夹起一只,顾不得烫,轻轻咬上一口,脆脆的皮里裹着美味的馅儿,嚼在嘴里“咯嘣咯嘣”脆响,吹一吹,再一口咬下去,一股春天的味道溢满齿间。
中国人的节日里离不开美食,春卷在立春节气里备受人们喜爱,吃着春卷,人们感受着春天的气息,满怀希望地迎接美好生活的到来。
舌尖上的春天作文15
一茬茬的马兰头,绿在脚下,萦绕地头。绕着纵横阡陌,走了一圈又一圈,踏过一遍又一遍山野带了体温掺和泥土气息的稠如凝胶,简直化不开。
马兰头,一种再寻常不过的野菜。它自有存在的理由。虽说惶惶落魄,却仍是扬起毛茸茸的小巴掌,温婉间举手投足出一片坚韧。
往昔陈年,马兰头是极不受我待见的。记忆里,它是遍布的哪都插上一脚,多管闲事至极。它的味道还普通得上不了台,千万种滋味纷至沓来,却留不下一小片青青涩涩的翠叶。
离田野越来越远,村野被大楼贪婪地鲸吞,春天也像被吞了似的,难以捉摸它脾气。
总算走回去的路程,却好像远得有千万里之久。步入山野中,虽少了城里郁郁的花香,却很质实,无华得浓浓一股子乡村气息,扑鼻而来的有牲粪的臭,鸡犬的闹那山野,如庸天懒汉一样散漫地躺着。晒干自己的太阳,凝望自己的春天。
贪婪的那一片洁净的空气却又嗅见了一股子萦萦绕绕的香。马兰头就在那山坡平地凹陷间寂静地立着,水灵得一片青嫩。虽是不景气,却也算是顾盼之姿,那环回在舌尖的香虽然不比花的馥香,竟使我倍感新鲜。
取了一片,生生放入口中,嚼着,品着,感着,先开头是涩涩的,而后是那种清甜,正仿佛春的款款情深。又剜上一棵,那黄白的根系,青绿的.嫩叶,触鼻一嗅,嗅出的竟是地道的春天味道。
舌尖的那种滋味究竟是如何的?那是春的味道吗?那种不同的令人眷恋的芬芳一下下抨撞着我的心。我曾为白莲的清苦而欣悦,为初春第一尾跃出湖面的鲤鱼而惊叹,可偏是这萦绕舌尖的滋味。马兰头时隔几年却成了清欢百味间使我偏袒的那一个!
我的肠胃到如今还是记忆着马兰头的味道,一脚一步,双脚踏在松松软软的故土上,行走在春的脚印里,却理解了什么叫生命轮回;什么叫物竞天择;什么叫春风吹又生的道理。
【舌尖上的春天作文】相关文章:
舌尖上的春天作文11-27
舌尖上的春天作文-春天作文01-25
(通用)舌尖上的春天作文15篇05-20
舌尖上的家乡02-21
盛开在手指上的春天作文04-16
舌尖上的中国读后感07-13
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01-07
《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09-16
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07-22
【热】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