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考网>考生写作>写景作文>家乡风俗作文

家乡风俗作文

时间:2024-08-06 09:28:57 写景作文 我要投稿

家乡风俗作文[荐]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对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人们以书面形式表情达意的言语活动。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家乡风俗作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家乡风俗作文[荐]

家乡风俗作文1

  春节快到了,大家以高兴的心情筹备新的一年。

  除夕的早上,我们家自己做自己的事,比如:有的大扫除,有的贴春联,有的摆贡品等。

  晚上,在远方读书的姐姐回家了,我给他盛好了饭,一家有说有笑的吃团年饭。新年初一,我和姐姐穿好新衣,向爸爸妈妈,恭喜发财,恭喜发财,红包拿来。随后爸爸妈妈就是一人一个红包,然后我们一拆开,里面竟是两个100的。让我们让我们很惊讶。

  到了8:00,妈妈让我在桌子上摆上糖果,水果,瓜子,年糕等等,来招待客人。我们小孩子就是爱闹爱玩,一会儿东躲躲西藏藏。让父母很担心,担心跑快了绊倒了。

  不久元宵节又到了,到了下午我们就开始去买烟花,又买炮,买了各种各样的。有的.会旋转,有的会飞天,有的直接爆。傍晚,大人们都提着铲子,去地里。他们一人拿一个铲子在坟前掘了一个小坑,坑里面点着蜡烛,上方点着冥票,给死去的亲人烧纸。回到家,妈妈做好了元宵,我们就开始吃元宵。吃完元宵开始送单,就是在每个门前点上两个蜡烛。

  这就是我们山东过除夕的习俗。

家乡风俗作文2

  在我的家乡有许许多多的传统节日,譬如:春节、端午节、重阳节……每一个节日都有传统的风俗习惯。

  春节的脚步声离大家愈来愈近了,而在春节里,自己的风俗就可以装上一箩筐。年三十的晚上,亲朋好友都会回家,大伙团聚在一起,吃着美味的食物并且互相聊天。吃完晚饭,大家孩子便可以拿着炮仗到外面尽情的玩,而大大家则是在房间里打牌,看电视。直到很晚,大家才上床睡觉。年七年级早上,我早早的便起了床,喝一碗香浓甜美的枣子汤,暖暖身子,喝完枣子汤后,那震耳欲聋的鞭炮声回响在耳边,新的一年就在这爆竹声中开始了,这种场面使我想起了王安石的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加上这一句诗的熏陶,春节的氛围是不是更浓了呢?随着着一声声祝福语中,新年的拜年环节开始了,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串亲戚。这也是我最喜爱的一个环节,由于每当此时,我的.腰包便变得鼓鼓囊囊的。到了晚上,天空中便会绽放出一朵美丽的烟花,真是五彩缤纷啊!看后真让人觉得其乐无穷呢!这就是我家乡的春节,你们的家乡是如何过春节的呢?

家乡风俗作文3

  “离家三里远,别是一乡风。”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你瞧,悄悄地跟在冬爷爷身后的她,一下子从时间的道路上跳出来,春节——这红彤彤的小姑娘笑盈盈地跑来了。

  这红红的、浓郁的年味,从腊月就散发开来。腊八这天,家家户户都要熬一锅香气扑鼻、又甜又糯的腊八粥。通常啊,熬粥时会在里面放入各种的红豆、黑豆、黄豆、绿豆、莲子、黑米、栗子、花生、大枣、葡萄干、桂圆、白糖等等等等。有这么多香喷喷的材料,说它是展览会也不为过。

  在除夕,家家都忙着做年夜饭,酒肉的香味四处飘散。大家全部换上漂亮的新衣,门外贴上了红红的福字,屋里粘好窗花以及各种小饰品,四处年味浓浓。为什么这么喜庆?因为红色是春节的代言词,红色是最最吉祥、最最快乐、最最幸运的颜色。

  元宵节啦!大街上到处都像办喜事,红红火火、热热闹闹。家家挂起灯笼,有莲花的,有小鱼儿的,还有清一色的'大红灯笼。而对一个原原本本的吃货来说,最重要的当然是吃汤圆啊!真是一件美好的事。从满地爬的小孩子、天天工作的中年人到悠闲快乐的老人,谁不喜欢汤圆呢?在这天,先把糯米面和好,取出一小块,把中间按出一个小洞洞,把圆圆黑黑的芝麻球放在中间,把面团起来,放在锅中看它上上下下、浮浮沉沉地游泳,出锅时轻轻一咬,芝麻馅喷涌而出,给人无穷的回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烟花、鞭炮擦亮天空,浓浓的年味告诉我——这是一个无比快乐的幸福节日!

家乡风俗作文4

  每个地区都有属于自己独特的风俗习俗,就算是传统节日春节和中秋节也都是一样的,福建也是,在过节的.时候有自己独特的民间习俗。你有了解过多少有关福建传统民间风俗呢?下面让我为你介绍有关福建的传统民间风俗。

  春节,是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最为隆重的民间传统佳节。

  福建每到农历腊月二十三“祭灶”日这天,人们都要穿上好衣服,在家中供上猪、羊、鸡、鸭、鱼之类禽畜海鲜,以及甜瓜、糖果、香茶等供品,再烧香放鞭炮,为灶神送行,冀望其“上天言好事”。而从这天起,“过年”也就开始了。

家乡风俗作文5

  我最喜欢过的是春节,今天,就让我来告诉你一些春节习俗吧。

  一进入腊月,走在各个小区,我们便可以看到很多居民家的阳台上挂满了腊肉和香肠,商家也挂起了灯笼、贴好了春联,到处都洋溢着过年的气氛。

  “新年到,龙灯锣鼓敲打敲”,“新年龙灯游万家”这是流传在奉化的两句俗语,新年盘龙灯,从明代至今,是奉化民间的.一大传统习俗。

  “新年见着龙,八十老翁耳不聋。年年见龙灯,九十婆婆还能穿针孔……”古老的民谣,说明在奉化舞龙不仅是一种民间艺术,还包含着对龙的图腾和对新年的祈福。但现在,大街小巷上,却很少有盘龙灯的了。

  过年,从“腊八”拉开序幕,为过年做一些准备,很多人家要磨粉、做年糕,还要腌制和晾晒鱼干、腊肉等传统食品。奶奶也不例外,有时还拉着我帮她做活。?爸爸妈妈放假了,还会给我带一些“年货”。爸爸的朋友都送来各种海鲜,吃都吃不完,怕坏掉,只好也送出去,基本是这家送来的给那家,那家送来给这家。

  从“除夕”开始,忙碌的“年事”告一段落,人们开始享受合家团聚的美好时光,我的亲戚们都来我们家串门,喜悦的氛围一直可以延续到元宵节。

  “正月初一”是春节。人们欢欢喜喜地早起,穿新衣、穿新鞋,以示“辞旧迎新”。早餐时,全家人都要吃汤团,寓意“团团圆圆”。而且客厅的桌上总是摆满麻饼、芝麻糖、瓜子、花生、红枣、桂圆、水果等等食品,让我一饱口福。

  “正月初二”开始,人们便走亲访友,我们都开开心心地收红包,而爸爸妈妈却送礼、发红包。

  大约到初七,爸爸妈妈就要上班了。而我们学生则是过完“正月十五”才报名上学,春节也就此画上了一个句号。

家乡风俗作文6

  我的家乡在甘肃省金昌市,甘肃很大,历史中丝绸之路的大段就被包含在狭长的甘肃版图中。金昌被誉为“祖国的镍都”,外婆就是当年从上海来到这里的建设者,让我很是骄傲。

  这里和上海的距离真的很远,所以我来这里的机会一般只能是春节,而正是这个特定时期,让我见识到了更多的家乡风俗,舞社火是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一个了。

  那年大年初一,一大家子几辆车,一大早就向着“九棵树”进发,那是甘蒙交界的地方,属巴丹吉林沙漠边缘处。一路上真是奇景无数啊,茫茫戈壁滩上有着比“美国50号”公路更为孤独的公路,能见到火星一般的地貌,难怪国家在这里建了火星模拟基地呢。随着沙丘的出现,随着跨过一段蜿蜒的高地后,视线一下子被打开了几十公里的感觉,碧蓝的天空下,左侧是一望无际的金灿灿的沙漠,前方的天际处是一片白色的盐湖,大家都不由得叹出声来“哇,太美了!”坐在旁边的表妹更是激动地喊着“舞社火、舞社火……”视线收近,果然伴着锣鼓喧天的声响路上一队“花红柳绿”的社火队伍正向我们走来。

  急忙叫停车子后,我和妹妹疯了似地跑向了社火那里,只见一条金龙被舞动得腾云驾雾一般引领着队伍,真是佩服这些舞龙的叔叔啊,感觉这龙有着呼风唤雨的威猛。紧随其后的是一对狮子,扑闪着铜铃大的.眼睛,上蹿下跳地追逐着一颗舞动的“珠子”,很是调皮……我大声喊着问爷爷“爷爷,怎么会在这里遇到舞社火呢?”爷爷说:“孩子,正月里闹社火是我们这里的风俗啊!周边的农户通过舞社火庆贺着节日的快乐、庆贺着一年的收成,祈愿着来年的美好!”“原来这样啊,太棒了!”浩荡的队伍里我看到了好多书里的人物哦,手持青龙偃月刀的关公,美髯怒目,威风凌凌;仙气飘飘的嫦娥姐姐;《西游记》里去西天取经的师徒四人;会捉鬼的钟馗;《红楼梦》里的宝玉、黛玉……真是应有尽有啊!我对爷爷继续喊叫“这是祖辈传承下来的cosplay吗?哈哈哈……”爷爷笑笑说:“也可以这么理解啊,只是,舞社火的内涵比你们的扮演要高级的多!”

  回来的路上,继续望着窗外的“星球”美景,回味着绚烂壮观的场面,家乡的这个风俗活动真是彻底地印在了脑海里。想起爷爷的那句话——也许,舞社火的内涵是人们对过去的感恩和对未来的祈愿吧!生活不就应该如此吗?

家乡风俗作文7

  你们知道放鞭炮的由来吗?不知道的话就让我来告诉你们吧,从前有一种叫“年”的怪物,还有一个名字叫“夕”。他经常在大年初一的时候从山上下来吃人。人们都很怕他,之后在一次偶然的机会,知道了“年”怕鞭炮。于是鞭炮就诞生了。人们为了防止“年”再下山吃人,就每年大年初一都放鞭炮。之后“年”便不敢再下山了。

  如果有人问我,你最喜欢过年的哪一个部分?我会毫不犹豫的回答“放鞭炮”在每年的'大年初一,天还没亮的时候,我们村就有人起来放鞭炮。别问我什么样子都有,比如有正方形的,圆球形的,三角体的。也有在地上放的,有拿在手上放的,还有插在土里放的。无论是哪一种声音都是巨大无比的。而你的感受也会变得很奇怪。一个巨响吓你一跳,那声音在你脑海中停留了几秒钟,过一会儿就灰飞烟灭。你去想,可无论怎样想都体会不到方才那份刺激了。

  每年放鞭炮都是大家一起放,因为我比较小,所以每年小炮都是我点,你别看放鞭炮很简单,其实它是你与时间的赛跑,与大脑的决斗。因为你一旦手速慢了那泡一定会炸到你往往都是还没点燃你就跑了回头发现没点着很是害怕所以在每年放鞭炮的时候你看别人放时都会事先一个小笑,后面看着别人飞速奔跑不禁会一个大笑,儿子笑声早已被炮声概述,欢乐无比,这就是我家乡的习俗——放鞭炮。

家乡风俗作文8

  我的老家在四川,各种节日的习俗跟其他地方不一样,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下我老家的风俗吧!

  春节是中国最隆重、最热闹的传统节日,俗称“过年”。节日时间为农历正月初一至十五。除夕前,绝大多数城乡都开始准备年货,杀猪、羊、兔等,做腊肉,买菜,换新衣。第三天开始走亲戚家拜年、祭祖等活动。这是我们四川的风俗!清明节在每年的.二月中旬,即公历四月五日左右,主要是郊游野炊;一些活动包括祭祖和扫墓。这种风俗活动也是城乡普遍的活动。这是我们四川的风俗!彝族火把节:火把节是四川凉山彝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时间为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家家户户饮酒,吃块肉,祭牲祭祖。人们身着新装,开展具有民族特色的文体活动。男子参加斗牛、放羊、养鸡、赛马、摔跤;女子唱歌、弹弦、弹月琴。晚上,火把在屋前屋后徘徊;第三天晚上,成群结队的人拿着火把走遍了山野,火光很亮,然后他们聚集在一个地方,点起篝火,拿着火把,喝酒,唱歌,跳舞,玩个不停。黎明时分。这是我们四川的风俗!我们四川的风土人情很特别,我喜欢我的家乡!

家乡风俗作文9

  一乡一风俗,每个地方的人对于传统节日的理解都是不同的。我的家乡在上海,别看它是一座国际化的大都市,它也有着对春节独有的表达方式,从祖辈开始,一直传承至今。

  上海的春节是从农历12月23日进入“过年”,直到正月十五元宵节。南方城市比北方城市晚一天“祭灶”。这天夜里,每家每户或祀灶神于堂,更多是在贴着灶神像的厨房灶台上,供酒、果、还必供荸荠、茨菰以及好鱼好肉。有竹枝词这么说:“名利亨通少是非,全叼神佑默相依。今朝酌献无他物,鱼买新鲜肉买肥。”送灶时人们还要供上糖元宝,据说是为了让灶神不说人间的坏话。

  腊月二十五,按传统,各家各户里里外外,掸尘扫除,清除一年的积灰,清理平时乱堆的`杂物等。也从此日起,家家户户开始忙着过年的各种张罗。首先要购买备足食品,其次是准备新衣,再次是贴春联、年画。除夕夜人们就在一起吃年夜饭、守岁。

  我觉得有趣的是元宵节,年幼的时候爸爸每年都会给我买个兔子灯,听爸爸讲在他小的时候可都是自己做的。在元宵节这天,包汤圆是我家的重头戏。每年奶奶都会早早的准备好包汤圆的各种材料,我们全家就会围坐在一起包汤圆。在雪白的水磨粉中加入热水,揉捏出软糯的面团,把甜甜蜜蜜的豆沙包入和好的面团中,希望新一年生活美满,团团圆圆。

  过了元宵节,春节差不多就结束了。春节悄悄地到来,又随着我们的欢声笑语悄悄地溜走。春节,承载着我们的期望与欢笑。

家乡风俗作文10

  还有哪里是除夕扫墓呢?还有哪里是扫墓时只有男性去呢?还有哪里扫墓是磕头而不是鞠躬呢?

  除夕时,离过年仅有一天,我家乡的人们就会上山扫墓,为的就是让那些已故的'祖先能够提前过上年。

  听我爷爷说,在我的家乡,有足足一百种“善”,而排在第一位的是“孝”。在古代,是“男尊女卑”的社会,除夕之时,只让男性而不是女性去祭祖,也就是去扫墓,以此来表达对已故先辈的“孝”。

  去年春节时,我就怀着无比激动又紧张的心情,在除夕跟随家族的男性们一起去山上扫了墓。来到墓碑前时,所有人都站立,庄严的目光凝视墓碑,沉默不语。爷爷先走上前,摆好酒、供品,再点燃三支香。然后起身在墓上摆好鞭炮,从口袋中拿出一盒火柴,取出一根擦着后,点燃了鞭炮,随后默默地回到人群中。随着一发发鞭炮在空中炸响,所有人默默地跪在地上磕了三个响头,然后慢慢起立,站定后,又严肃地凝视了墓碑好一会。我不由想到,我的祖先也曾像我一样凝视他祖先的墓碑吧!对祖先的敬意深埋心中。

  家乡除夕扫墓的风俗,就这样一代一代的传了下来!

家乡风俗作文11

  一年中有很多传统节日,例如清明节、春节、七夕节,但我最喜欢的还是端午节。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便是端午节。每到这一天,人们就会通过吃粽子、赛龙舟、做香包等活动来纪念我国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每年端午节,我们家都会自身包粽子来吃。去年端午节的时候,我看到妈妈在准备包粽子的材料,我觉得很新奇,于是便向妈妈要求,教我怎么包粽子。

  我和妈妈先一起把包粽子用的箬叶用清水洗干净,再准备好做馅料需要用到的红枣、花生和糯米。准备工作完成后,我们就开始包粽子了。我拿起一片箬叶,在妈妈的指导下,把箬叶围起来,做成一个小口袋一样的形状。紧接着,我用勺子从旁边的盆中舀出一勺泡好的糯米,放到箬叶里,又在糯米上放上几颗红枣和花生。而后,我又加入一勺糯米,用手压紧,并学着妈妈的样子努力地包出粽子的四个棱角。包粽子真的是个技术活,在包的过程中,我不是漏出了糯米,就是做不出棱角,好不容易做好了,但我做的粽子却像个“大肚子将军”,整个身子都是圆乎乎的,没有棱角。在妈妈的耐心指导下,我渐渐地掌握了包粽子的诀窍,包出的粽子一个比一个成功。

  包好后就开始上锅蒸了,等待的时间总是漫长的,当我闻到从锅中飘来的'阵阵香气,总想揭开锅盖看看熟了没有。终于可以开始品尝了,我拿起一个粽子,剥去粽叶,粘上甜甜的白糖,一口咬下去,觉得好吃极了。

  去年的端午节,我跟妈妈学会了包粽子,品尝到了自身的劳动果实,感觉快乐极了。今年的端午节就要到了,我希望今年的端午节还能和去年一样,和妈妈一起包粽子,品尝自身的劳动果实,过一个开心快乐的端午节。

家乡风俗作文12

  所谓“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各个地方的风俗都不一样,但我相信,有件事儿人们回老家过年时都要做串门!每到春节,络绎不绝的串门人总在水泥路上留下一串串脚印

  小时候,我特别喜欢到亲戚家拜年串门。因为每家每户的茶几上都摆满了糖果和零食,我总能捞点糖吃,但最重要的还是能领红包,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

  一到亲戚家,首先要想长辈们问好。可我们老家人特别多,一见到七大姑八大姨我就“脸盲”,我一时半会儿不知该如何称呼,只能抛个眼神给妈妈,让她告诉我该怎么叫。之后,大家围在一起看电视,我一边吃糖一边听阿姨们唠家常,好不热闹!

  比起串门去别人家,我更喜欢亲戚们起来我家串门。

  “丁零”门铃响了,舅公舅婆来了。妈妈赶紧迎上去,互相问候。妈妈给他们作了介绍了以后,大家坐下来,吃着瓜子,聊起了天。

  菜上来了,于是你请我让,大家一一入座,爸爸举着酒杯笑容满面地说:“来,今天我们齐聚一堂,祝大家新年快乐!鼠年心想事成,万事如意!”我们也欢笑着,“嘭”十多只酒杯碰在了一起。

  大家边吃边说着新年里要大吉大利的话。妈妈又为大家倒上了酒,笑着说:“我在这儿祝大家家庭和美、财源广进!”“好”随着欢呼声,酒杯又碰在了一起。妈妈招呼着:“别光喝酒,吃菜呀!这粉蒸肉可糯了!”大家纷纷夹起粉蒸肉,慢慢地嚼着,不住地发出“啧啧”的.赞叹声,好像有一股暖流,流过了大家的心田。

  我趁机站起来说:“我祝舅舅、舅妈、姨姨,姨夫工作顺利、身体健康、鸿运当头、牙齿天天晒太阳!”“好!”大家鼓起了掌。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大家的话匣子打开了。外婆说起小时候我的糗事,大家听了都笑起来,弄得我很不好意思,恨不得找个地洞钻进去。吃饱喝足,娱乐节目必不可少!我和哥哥姐姐下起了五子棋,大人们打起了扑克,其乐融融。

  可惜今年疫情缘故,国家不允许串门拜年了。我心里有点失落,不过风雨过后见彩虹,我期待着明年过节的串门!

家乡风俗作文13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大年三十,是爷爷最忙碌的一天,因为他要带我们去祭祖。祭祖要买的东西很多,比如水果、纸钱、香烛、爆竹等。爷爷总提前准备好所有东西。

  祭祖的路上杂草丛生,爷爷忙着用镰刀把杂草割掉,以保证我们几个走得更顺。而我们的.任务就是把祭祀的物品送到目的地。

  终于到了,爷爷又忙着摆放贡品。我们几个小孩儿放下手里的东西,就你追我赶的打闹起来,顽皮的男孩子在坟头上上蹿下跳。爷爷生气了,把我们叫到一边语重心长地说:“晚辈对长辈一定要尊敬,活着的人对逝去的人更要敬重。你看你们像什么样子!”被爷爷训了一顿,我们只好乖乖地站在一旁,再也不敢轻举妄动!

  教育完我们之后,爷爷就放起了爆竹。等到爆竹放完,确定安全后,爷爷就点燃了香烛插在坟前,又让我们一人拿一叠纸钱烧给太爷爷。爷爷一边烧纸钱一边对着坟头说着请求太爷爷保佑孩子们健康幸福之类的话。我们也学着爷爷的样子请求太爷爷保佑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身体健康,福如东海之类的话。

  后来我才知道,祭祀不仅是一门学问,更是一种礼仪。怪不得爷爷如此看重!如此讲究!

家乡风俗作文14

  世界各地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我的家乡也有自己的风俗。

  在我的家乡过年时,家家都去到很远的地方买年货,准备吃的、用的、穿的',大家都很忙碌。

  到了腊月二十八时,开始大扫除。我们把家都清理个遍,将灰尘垃圾全部扫出家,然后摆上食物,等待除夕来临。

  到了除夕,每家都做年菜。不管到哪里,总能闻到食物的香味,这天还要贴对联,贴年画,穿上新衣,把自己弄得焕然一新,等待元宵。

  过了初一到了元宵又一个高潮。元宵这天非常热闹,这一天我们都去亲戚家,朋友家拜年,在亲戚面前,嘴里一声声的,新年快乐,恭喜发财,亲戚也总会拿出大红包给我们,我收红包时总会不好意思的拒绝,再收下红包,这样才算礼貌吧,元宵这天我还总是会买很多炮,回到家里放,我先拿出“摔炮”一个一个扔出来,可摔炮的声音比较小,而且才一个,这样扔太慢了,还是一包一起扔才刺激,接着我再拿出“风火轮”点燃,立马往地上扔,风火轮就像陀螺一样,在地上转四周,还散发着火花,还有最重要的“天女散花”放在地上,点燃,它就会像喷泉一样,不过喷出的是火花。

  这就是我的家乡的习俗。

家乡风俗作文15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每处地方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节日风俗多种多样,我最喜欢的就是过春节了。

  在旧年的最后一天,格外热闹。在外地工作的亲人,这天一定会赶回老家。一家人团团围坐在烤桌边嗑嗑瓜子,唠唠嗑,好一幅悠闲谈话图。在这天的夜晚,电视不会再被顽皮的小孩占领了,人们都会观看春节联欢晚会,亲耳听一听跨年倒计时,亲眼见证跨年时刻才会睡觉。

  新年的第一天是孩子们最喜欢的。大人们早早就把孩子叫醒,新年新气象,不可以赖床。起床后,亲朋好友就会给孩子们递红包,并祝福其在新年里学业有成,而孩子们也会笑脸盈盈地收下红包,并祝福其在新年里升职加薪。

  到了晚上,烟花隆重登场。随着几声“咻咻咻”的声响,街坊邻居们全被吸引了过来。起初烟花很小,突然,烟花在空中“爆炸”了,好似一个火红的烈阳在扑撒阳光,一圈一圈慢慢扩散开来的金色,覆盖了房子之上、院子之上的`天空,绚烂而持久!

  春节里还有很多有趣的风俗,它值得我们细细体味,因为,这都是中华民族自古留下来的瑰宝呀!

【家乡风俗作文】相关文章:

家乡风俗作文05-13

家乡的风俗的作文07-28

[精选]家乡的风俗作文07-30

家乡的风俗作文06-17

家乡的风俗作文06-16

家乡的风俗作文【精选】07-14

家乡风俗作文06-29

家乡的风俗作文【经典】05-20

家乡的风俗02-21

关于家乡的风俗作文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