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考网>学历考试>中考>中考古诗词鉴赏试题及答案

中考古诗词鉴赏试题及答案

时间:2024-01-05 17:19:13 中考 我要投稿

中考古诗词鉴赏试题及答案【合集19篇】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我们需要用到试题的情况非常的多,试题有助于被考核者了解自己的真实水平。一份好的试题都具备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考古诗词鉴赏试题及答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考古诗词鉴赏试题及答案【合集19篇】

中考古诗词鉴赏试题及答案1

  20.【20xx年山东省济宁市】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回答问题。

  城东早春

  杨巨源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这首诗所写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赏析诗中“清”字的妙用。(3分)

  答案:写诗人对早春景色的热爱(喜爱);这里不仅指早春景色本身的清新可爱,也兼指这种景色刚刚开始显露出来,还没引起人们的注意,所以环境也很清幽。

  21.【20xx年·江西省】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问题。(4分)

  春泛若耶溪①

  唐·綦毋潜

  幽意无断绝,此去随所偶。

  晚风吹行舟,花路入溪口。

  际夜转西壑,隔山望南斗②。

  潭烟飞溶溶,林月低向后。

  生事且弥漫③,愿为持竿叟。

  【注释】①若耶溪,相传为西施浣纱处。作者綦( qí)毋潜,江西赣州人,其诗喜写山林,此诗为诗人归隐后的作品。 ②南斗:指天空中的南天斗宿。 ③生事且弥漫:人生世事如溪水边弥漫的烟雾。

  ①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

  A.诗中描写了诗人春花月夜泛舟溪上所见的幽美景色。

  B.诗中“晚”字点明泛舟的时间,“花”字切合诗题中的“春”。

  C.诗句“潭烟飞溶溶”写出水潭边云雾弥漫、炊烟袅袅的清幽宁静。

  D.诗句“愿为持竿叟”表明作者热爱若耶溪的山水,追慕幽意人生的态度。

  ②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诗句“此去随所偶”与《与朱元思书》中的“从流飘荡,任意东西”有异曲同工之妙,流露出诗人随遇而安的闲适心情。

  B.“际夜转西壑,隔山望南斗”一联运用对偶修辞,写出泛舟时时间的推移和景致的转换。

  C.全诗紧扣“泛”字进行景物描写,移步换景,富有动势。

  D.这首诗风格清幽激越,语言清新自然,浑然天成,体现出一种兴味深长的意境。

  答案:①C(2分)②D(2分)

  22.【20xx年·湖北省荆门市】

  阅读古诗,按要求回答问题(共5分)

  登幽州台歌

  (唐)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①这是一首吊古伤今,吟咏叹惋的生命悲歌。诗人通过书写__________________的感慨,抒发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2分)

  ②“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两句诗营造了一种极其特殊的意境。请简要谈谈你对这两句诗的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答案:①(2分)登楼远眺,凭今吊古(1分)怀才不遇,理想破灭,孤寂沉郁(三个词答对一个即给1分)

  ②(3分)把个人置放到广漠无边的宇宙背景中,使个人显得渺小孤寂,从而产生一种苍茫的孤独感。(意思答对即可给分)

  23.【20xx年·甘肃省兰州市】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问题。(4分)

  武陵春

  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①这首词词情极其哀愁。其中“_________”四个字写出了词人愁苦的缘由。(1分)

  ②下面对这首词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风住尘香花已尽”交代了暮春时节的景象。

  B.“日晚倦梳头”用外在的行为表达了词人内心的哀愁。

  C.“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写出了词人泛舟双溪的欢乐。

  D.“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一句化虚为实,说愁绪重得连船都承载不动。

  答案:①(1分)物是人非

  ②(3分)C

  24.【20xx年·四川省乐山市】

  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4分)

  渡荆门送别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①诗句“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给我们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请加以描绘(100字内)。

  ②品味该诗尾联中“送”字的妙处。

  答案:①诗人乘舟顺江而下,两岸连绵起伏的群山像画卷一样伴随小舟而行,它们在广阔的原野处消失了;浩浩荡荡的长江水,奔涌向前,流入了广阔无际的原野,他的视野顿时变得开阔了。(能清楚地描绘景象,语言通顺得2分)

  ②“送”字直接点题(扣题),(1分)“送”的主体是故乡的山水,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而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依恋之情。(1分)

  25.【20xx年·浙江省丽水市】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题目。(4分)

  偶题

  朱熹

  青山门外翠紫堆,幅巾①终日面崔嵬②。

  只看云断成飞雨,不道云从底处③来。

  【注释】①幅巾;古代文人用绢一幅束发,称为幅巾,为一种表示儒雅的装束。②崔嵬(wéi):山高大不平。这里指山。③底处:何处。

  ①前人在评价这首诗时说,首句“堆”得精妙。请说说“堆”字为何用得精妙。(2分)

  ②选出下列对诗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2分)

  A.“幅巾”是古代文人一种儒雅的装束,诗中借此交代诗人的身份与闲适、高雅的生活情趣。

  B.“终日”一词,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厌倦读书生活,希望早日得到朝廷重用的急迫心理。

  C.第三、四句诗是说常人只见到云腾致雨的现象,却不知云从何处来,因而悟出凡事都要追根溯源的道理。

  D.这首诗抒写诗人生活中的偶然所见,虽然着笔不多,却耐人寻味,能够引导人们积极思考。

  答案:①一个“堆”字,形象地写出了门外青山草木繁茂,绿紫相间。

  ②B

  26.【20xx年·江苏省连云港市】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题目。(6分)

  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①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颈联中“悦”和“空”两字的妙处。(3分)

  ②尾联中“万籁此俱寂”与“但余钟磬音”是否矛盾?为什么?(3分)

  答案:①(3分)“悦”“空”两字是此联诗的诗眼(核心),山光使乌儿怡然自得,潭影使人们心中的杂念顿时涤除(1分)。“悦”既有鸟儿的欢悦,也有诗人从山光潭影中感受到的欢愉之情(1分);“空”既写出了后禅院景之幽静,更表达出了诗人超脱尘俗的情感(1分)。

  ②(3分)(1)不矛盾(1分)。这是采用了以声衬静(以动写静、以动衬静、衬托)的表现手法(1分)。周围一片寂静,只有袅袅的钟磬声,和作者向往佛门清净的心情相吻合(1分)。(观点1分,表现手法1分,分析1分;只有观点,没有分析不得分;若答矛盾,且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27.【20xx年·四川省凉山市】

  阅读下面古诗,按要求回答问题。(6分)

  赠从弟刘桢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1)这是一首咏物诗,诗歌标题是《赠从弟》而内容却写“松”,请你简要分析作者的用意何在。(3分)

  (2)请分析诗歌三、四两句连用两个“一何”的表达作用。(3分)

  答案:(1)本诗以松柏为喻(使用象征手法),赞颂松柏挺立风中而不倒,历经严寒而不凋的顽强生命力,表达了作者自己坚守的品格及对从弟的劝勉之意。

  (2)第一个“一何”突出了风之大,第二个“一何”突出了松柏的雄健挺拔(坚韧),合起来表达了松柏顽强的生命力。

  28.【20xx年·山东省临沂市】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题目(4分)

  从军行

  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①请简要概括这首诗的主要内容。(2分)

  ②“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从哪两个方面描绘了激烈悲壮的战争场面。(2分)

  答案:①(2分)诗中写了一位书生从军边塞,抵御外患的过程(意思相近即可)

  ②(2分)视觉、听觉或色彩、声音(一个1分)

中考古诗词鉴赏试题及答案2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⑴这首词的'词牌名是_________,从本词的题材及语言风格看,是一首_________词。

  ⑵词的下片中用遣冯唐的典故表达了什么意思?

  【答案】

  ⑴江城子 豪放

  ⑵“遣冯唐”作者以魏尚自喻,表达作者希望朝廷能像派冯唐赦免魏尚那样重用自己。

中考古诗词鉴赏试题及答案3

  商山早行

  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⑴发挥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这两句诗所展现的画面。(2分)

  ⑵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

  【答案】

  ⑴鸡鸣之声从朦胧残月下的'茅店中传出,(1分)行人的足迹印在那板桥凄清的白霜上。(1分)(共2分)

  ⑵抒发了作者羁旅他乡的思乡之情。(2分)

中考古诗词鉴赏试题及答案4

  10.【20xx年·山东省东营市】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卜算子·海棠为风雨所损

  刘克庄

  片片蝶衣轻,点点猩红小。道是天公不惜花,百种千般巧。

  朝见树头繁,暮见枝头少。道是天公果惜花,雨洗风吹了。

  注释:刘克庄,南宋著名词人。渴望为抗金复国做出贡献,却不为当朝重用,屡遭迁废,仕路坎坷。

  (1).词中“百种千般巧”的“巧”表现在哪里?(2分)

  (2).你认为词人借“天公”与“花事”的关系,表达了怎样的情感?(2分)

  答案:(1)答案:①姿致轻盈:花瓣薄如蝶翅,轻盈有致。②形小色艳:花朵固小,却猩红如燃,鲜艳娇美。

  评分:答对一点得1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

  (2).答案:写对风雨摧残花事的不满,曲折地表达了作者才不见用、遭受压抑的凄楚、愁苦。流露出对当权者压制、迫害和摧残人才的不满。

  评分:答对一个要点得1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

  11.【20xx年·湖北省鄂州市】

  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题目。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①.这首词的上片描写____,以一个“_____”字统领全部景物特点。(2分)

  ②.结句“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运用了互文手法,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答案:①边塞秋景异(每空1分,满分2分)

  ②.表达了词人思念家乡、功业难成的哀伤,也含蓄地表达了他对于朝廷腐朽、软弱,不修武备、不重边功的愤懑不平。(“思念家乡”、“功业难成”、“愤懑不平”各1分,满分3分)

  12.【20xx年·广东省广州市】

  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5分)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了却”“可怜”分别是什么意思?

  (2)“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蕴含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1)了却:完成。可怜:可叹。

  (2)醉梦里挑亮油灯观看宝剑,梦中回到了响彻号角声的军营。描绘了一幅军旅生活图。蕴含了词人杀敌报国、恢复祖国山河、建立功名的壮烈情怀。

  13.【20xx年·浙江省杭州市】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1)(2)两小题。

  金陵三迁有感①

  宋·梁栋

  憔悴城南短李绅②,多情乌帽染黄尘。

  读书不了平生事,阅世空存后死身。

  落日江山宜唤酒,西风天地正愁人。

  任他蜂蝶黄花老,明月园林是小春。

  【注释】①这首诗写于南宋灭亡前夕,当时作者因被谗在金陵(今江苏南京)屡遭贬官,有感而作。②李绅:中唐诗人,身材短小,秉性性刚直,忠于朝廷。诗在人此处以李绅自比。

  (1)五六两句中的“唤酒”“愁人”与开头两句中的“憔悴”“多情”相呼应,写出了诗人怎样的心理状态?

  (2)结尾两句是全诗的点晴之笔,请作赏析。

  答案:(1)诗人因关心南宋末年动乱时局而多愁善感,忧心如焚,感情十分沉痛。

  (2)这两句诗借景抒情,以“蜂蝶黄花老”写出秋色愁人,转而写在“明月”照临下,“园林”的景色充满春意,透露生机,从而形成对比,表明作者身处逆境仍然满怀希望的积极人生态度。

  14.【20xx年·河北省】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回答问题。(6分)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这首元曲的作者是__________(人名)。(1分)

  (2).下列各句中,与“断肠人在天涯”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不同的一项是(2分)…【 】

  A.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B.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C.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D.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3)简要分析“夕阳西下”一句的表达作用。(3分)

  答案:(1)马致远

  (2)C

  (3)示例:点明了游子思乡的特定时间;渲染了悲凉氛围;同时使全曲情景交融,浑然一体。(答出一点给2分,答出两点给3分,言之成理即可)

  15.【20xx年·河南省】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题目。(共4分)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①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②你认为“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中哪个字用得好?请作简要赏析。(2分)

  答案:①忧围伤时、念家悲己(意思对即可,2分)

  ②示例一:“破”字用得好。一个“破”字,写出了国都沦陷,城池残破的景象,使人触目惊心。示例二:“深”字用得好。一个“深”字,写出了乱草遍地,林木苍苍的景象,令人满目凄然。(2分)

  16.【20xx年·湖北省仙桃市】

  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①这首词中“_______”一词照应小序中的“欢饮达旦”。全词带有人生哲理的意味,词人问天,问月,归根到底是问________。

  ②对这首词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词前小序的作用是交待写作缘由。

  B.“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一句,“转”“低”准确生动地描绘了月光的移动,暗示夜已深。

  C.“婵娟”是美好的'样子,词中指嫦娥,也就是代指明月。

  D.这首词上阙写词人对天上宫阙的向往和对人间生活的热爱,下阙写词人在月下对亲人的怀念和祝福,自始至终洋溢着乐观向上、积极奋进的情绪。

  答案:①无眠人生(2分)

  ②D(2分)

  17.【20xx年·浙江省湖州市】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题目。(4分)

  辋川六言(其五)

  王维

  山下孤烟远村,天边独树高原。

  一瓢颜回陋巷,五柳先生对门。

  【注释】①辋川:地名。②一瓢颜回陋巷:孔子在《论语.雍也》中赞美弟子颜回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

  ①任选一、二两句诗中的一句,发挥想象描绘你读到的画面。(2分)

  ②细读全诗,说说诗人向往怎样的生活。(2分)

  答案:①示例:第一句描绘了远处的山边横卧着一个寂静的小村庄,绿树掩映中零星的檐角翘起,其间正升起一缕袅袅的炊烟。第二句描绘了远处的高山云雾缭绕,与天相接的地方正静静地挺立着一株枝繁叶茂的青松。(2分,任选一句作答,意思对即可)

  ②诗人向往恬静安闲的田园生活.也向往如颜回和陶渊明那样安于清贫的宁静生话。(2分,能答出其中一是即可得满分)

  18.【20xx年·湖北省黄冈市】

  阅读下面这两首古诗,回答问题。(4分)

  题乌江亭(唐﹒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①,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乌江(宋﹒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注释】期:期望,预料

  ①这两首诗咏的都是西楚霸王相遇,但对项羽评价的感情态度不同,第一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②这两首诗借对项羽的评价分别表达了什么观点?(2分)

  杜牧:

  李清照:

  答案:①遗憾,惋惜;赞扬,肯定(2分)

  ②杜牧:表达了对胜败得失、世事变化的看法,即胜败乃兵家常事,有时要忍辱负重,重整旗鼓,或能转败为胜,东山再起。(意近即可)(2分)

  李清照:认为做人要讲求节操,活着要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死了也要气壮山河。

  19.【20xx年·湖北省黄石市】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①这首诗的题目为“春望”,请细读一、二两联,说说杜甫望见了哪些景象?这是一种什么抒情手法?(2分)

  ②“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一句中“抵万金”的含义是什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答案:①京城的荒凉和春天的绚丽景象。(每点1分,共2分)

  ②家书的珍贵;表达了他对妻子儿女的强烈思念之情。(每问1分,共2分)

中考古诗词鉴赏试题及答案5

  1.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4分)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一联中的“割”字突出了泰山怎样的形象?

  (2)这首诗最后一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1.(1)高大巍峨(2)不畏艰难,勇于攀高的豪气壮志。

  2.阅读下边诗歌,根据要求回答问题。(4分,每小题2分)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23.这首诗紧扣环境和季节特征写景,以“”字为线索,同时以“春”字为着眼点,写出了给游人带来的喜悦之情。

  24.这首诗的颔联和颈联从动植物的变化描写季节特征,用词准确而精妙,从中找出一处并进行品析。

  答案:23、行字为线索(春行也可)早春美景

  24如“争”生动的反应出西湖早春黄莺争鸣活跃的热闹景象,又写出春光带来的自然活力,如“几处”照应“早莺”,说明早莺尚少,新燕不多,准确的写出了钱塘湖初春季节的'特点和作者的喜悦之情:如“乱”“迷”客观真实地再现湖边五颜六色的野花姹紫嫣红,让人眼花缭乱的早春之景等等。

  3.阅读下边诗歌,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社日①

  王驾

  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

  桑柘影斜村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注:①社日:古时祭土地神、五谷神的日。

  ⒒阅读上面的一首诗,回答问题。

  ⑴开头两句描写了村外村内怎样的景象?反映了农家怎样的生活情景?(2分)

  答:▲

  ⑵末句“扶得醉人归”这一细节描写的作用是什么?(2分)

  答:▲

  答案:⒒⑴(2分)村外田里庄稼长得很好,丰收在望;村内猪满圈,鸡栖埘。反映了农家是一片富庶的景象,真可以说是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⑵(2分)使人联想到村民观社的兴高采烈,正因为心里高兴,才不觉贪杯,而这种高兴又是与丰收的喜悦分不开的。

中考古诗词鉴赏试题及答案6

  四块玉·别情

  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凭阑袖拂杨花雪。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

  1.这首元曲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下列对这首元曲的内容理解,不正确一项是( )(2分)

  A.“一点相思几时绝”表现出相思之苦。

  B.“袖拂”是为了避免杨花妨碍视线。

  C.“溪又斜”中的“斜”指溪流拐弯。

  D.对离别情景的'描写贯穿了整首曲子。

  【答案】

  1.关汉卿

  2.D(前三句是直接写自从送别以后,心中万分难舍,一点相思之情,绵绵不断,不知何时能停止?并非是对离别情景的描写)

中考古诗词鉴赏试题及答案7

  阮郎归 初夏

  苏轼

  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碧纱窗下水沈烟。棋声惊昼眠。

  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然。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

  1.词的上片采用________手法,突出了环境____________的'特点。

  2.试分析下片最后两句中“弄”和“碎”两字的妙处。

  【答案】

  1.以动衬静(对比)、清幽(寂静).

  2.一个“弄”字表现出佳人戏水时天真、可爱、喜悦的情感;一个“碎”字把水珠四射,破碎落地的动态表现的十分生动。

中考古诗词鉴赏试题及答案8

  摊破浣溪沙

  李清照

  揉破黄金万点轻。剪成碧玉叶层层。风度精神如彦辅②,太鲜明③。

  梅蕊重重何俗甚,丁香千结苦粗生。熏透愁人千里梦,却无情。

  【注】①这是一首咏桂花词。②彦辅:晋代名士乐广的字,以风流清高被人推崇。③太鲜明:《晋书·刘隗传》载刘纳语:“王夷甫(王衍)太鲜明,乐彦辅我所敬。”

  ①这首词是宋代婉约派著名女词人李清照所作,词的上阕前两句都用了________修辞手法来写桂花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3分,每空1分)

  ②请分析词的下阕写“梅花”和“丁香”的作用。(3分)

  【答案】

  ①比喻、颜色、叶子(3分,每空1分,如果学生进一步答出“颜色金黄”和“叶子碧绿、茂密、繁多”也可。)

  ②形容词人分别用“梅花”和“丁香的“俗”、“粗”,来反衬(对比)桂花清雅不俗,表达词人对高尚品行的`向往与追求。(3分,答出“对比”或“反衬”1分,答出桂花清雅不俗,意思相近即可得1分,答出词人的情感得1分)

中考古诗词鉴赏试题及答案9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韩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②,夕贬潮阳③路八千。欲为圣朝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④,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⑤边。

  【注释】①左迁:贬官。唐宪宗元和14年(819)正月,宪宗命人从凤翔法门寺迎佛骨入宫供奉,诗人视为刑部侍郎,上书极言其弊,触怒宪宗,被贬潮州刺史。此诗是在被贬途中所作。蓝关:现在陕西蓝田东南。湘:韩愈之侄韩老成的儿子。②九重天:皇帝的宫阙,这里代指皇帝。③潮阳:潮州下辖的一个县。④云横秦岭家何在:回顾长安,云横而不见家。⑤瘴江:泛指岭南河流,旧时说岭南多瘴气,人碰上就要生病,潮州在岭南,所以作者这样说。

  这首诗在叙事上借助时间与空间的跨度,使人深切的`感受到诗人的一腔悲愤。请结合诗句具体赏析。(4分)

  【答案】这首诗在时间上,先回顾当初,“朝奏”,“夕贬”;再写当下,立马蓝关;最后设想局,死于他乡,侄孙“好收吾骨”。可谓时时生悲,满腔悲愤。在空间上,作者立马蓝关,回望长安,家已不在,前瞻潮阳,前路艰危。真实处处见悲,一路悲愤。

中考古诗词鉴赏试题及答案10

  山雨

  翁卷

  一夜满林星月白,亦无云气亦无雷。

  平明忽见溪流急,知是他山落雨来。

  ⑴本诗描绘了哪两幅画面?请结合所绘内容概括作答。

  ⑵同样表现雨的猛烈,本诗和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在写法上有何不同?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答案】

  ⑴诗前两句描写了山林之景;整整一夜,星月交辉,清光满林,无云无雷,一派晴和天气,这是写雨前之景;后两句,以“平明”二字与上文的“夜”字相照应,以“忽见溪流急”与上文的`“星月白”,“亦无云气亦无雷”相照应,而“溪流急”又与“他山落雨来”互为因果,前者为果,后者为因.这是写雨后之景。

  ⑵在描写手法上,翁诗采用侧面描写,通过景色的描绘写出了山雨的特点;杜诗则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前面叙事,后面抒情,中间夹杂着议论。在抒情手法上,翁诗寓情于景,抒写了诗人对山雨奇景的惊异之情;杜诗则直抒胸臆与借景抒情相结合,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推己及人关心人民疾苦忧国忧民的博大胸怀崇高理想和无私的奉献精神。

中考古诗词鉴赏试题及答案11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对颈联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直”与“圆”既在写景形态上形成了鲜明对照,又共同营造出一种荒寂、雄浑、寥廓的景象。

  B.诗人笔下的景象为全诗奠定了感而不伤的情感基调,是典型的一壮景写情的手法。

  C.该联景物既为下联景物的出场设定了特殊背景,又暗示了孤寂、感伤、前路茫然的悲观心态。

  D.诗人用白描手法,借助对四种景物的描写,为我们展现出了一幅奇异的塞外风光,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2)对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首联交代了事情的缘起,点明了诗题。

  B.颔联运用了对偶手法,以实景写作者行踪。

  C.颈联写景很能代表盛唐边塞诗的特有气象。

  D.尾联揭示了诗人此行路途艰辛,言有尽而意无穷。

  (3)下面诗句不属于边塞诗的一项是( )(2分)

  A.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B.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C.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D.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答案】

  (1)C【解析】颈联描写塞外奇特壮美的景色,抒发豪迈雄壮之感。

  (2)B【解析】颔联“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运用对偶手法分析正确;但诗人写的.不是实景,而是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用振翮北飞的“归雁”、随风而去的飞蓬比喻一个负有朝廷使命的大臣,正是暗写诗人内心的激愤和抑郁,并不是实写大雁和蓬草。

  (3)D【解析】“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出自韩愈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秦岭”和“蓝关”不是指的边塞,而是诗人被前往潮州途经的地方。

中考古诗词鉴赏试题及答案12

  望岳

  [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请用“/”划出下面这句诗的朗读节奏。(1分)

  阴 阳 割 昏 晓。

  2.有诗评,读《望岳》可见“杜子心胸气魄”。请你结合对《望岳》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理解,解读杜甫的'“心胸气魄”。⑶

  【答案】

  1.阴 阳/ 割 /昏 晓。

  2.杜甫的“心胸气魄”在他青年时期是胸怀天下.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在他经历“安史之乱”后,则表现为推己及人.忧国忧民的博大胸襟。两者一脉相通,后者是前者的发展和升华。

中考古诗词鉴赏试题及答案13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⑴下列对这首诗的解说,不正确的两项是( )( )(4分)

  A.“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写遍布异乡游子足迹的驿路,从北固山中伸出,又蜿蜒伸向山外;沿水路疾驰的小船,也飞到绿水前面去了。

  B.“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写潮水上涨几乎与两岸齐平,诗人站在船头放眼望去,觉得江面特别宽阔,江风劲吹,船行快速。

  C.“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写夜还未消尽,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江上春早,旧年未过新春已来。

  D.“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即承接上联的“残夜”“旧年”,又照应首联的“客路”,写诗人在眼前景物触发下希望北归的大雁捎一封家信到洛阳。

  E.全诗通过对江南秀丽景色和自己的'处境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家乡的思念。

  ⑵写出“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所蕴含的哲理。(2分)

  【答案】

  ⑴BE(B.江风和暖,船行平稳而快速。E.诗中没有表现“对官场生活的厌倦”)(4分,选对一项得2分)

  ⑵新生事物都必须从陈旧的母体中脱胎而出。(或日月流转,岁月更替。或旧事物中孕育着新的生机。)(意思相近即可得分)

中考古诗词鉴赏试题及答案14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⑴词的上片主要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3分)

  ⑵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回答(2分)

  【答案】

  ⑴虚实结合,实写词人醉后灯下“看剑”。虚写“梦回”军营生活及点兵出征的场景。

  ⑵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难酬的悲愤。

中考古诗词鉴赏试题及答案15

  村行

  王禹傅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抖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1.诗中颔联、颈联多处运用对比手法,描绘出山野美丽的景象,请具体分析。(3分)

  2.找出传达诗人情感的`词语,并分析其变化的原因。(3分)

  【答案】

  1.答案示例:晚籁与斜阳,动静对比。沉寂幽静;胭红与雪白。色彩对比,鲜明绚丽;群山万壑与棠梨荞麦,远近高低对比,层次分明。共3分

  2.答案示例:兴长 惆怅 诗人原本游兴正浓,一看到村桥原树极像家乡景物,便触发对故土亲人的思念之情。共3分

中考古诗词鉴赏试题及答案16

  宴词

  王之涣

  长堤春水绿悠悠,畎②入漳河一道流。莫听声声催去棹③,桃溪浅处不胜舟。

  注释:①宴词:宴会上所作。②畎(quǎn):田间小沟。③催去棹(zhào):催促船儿离开。棹,长的船桨。

  1.这是一首写“离愁”的送别诗,诗中一个“绿”字点明春水特色,“悠悠”一个词则暗示了诗人一片____________的`深情。(1分)

  2.如何理解”桃溪浅处不胜舟”?结合写法作简要赏析。(3分)

  【答案】

  1.惜别(依依不舍,1分)

  2.桃花溪太浅,怕载不动这满船的离愁(1分)。此诗句运用了反衬手法,以“溪浅”反衬“离愁“之深重。(或化虚为实的手法,将看不见摸不着的“愁”赋予重量感,写出了愁之深重;或夸张手法,将“离愁”夸大,担心溪水浅,载不动,进而写出离愁之深之多。(2分)。

中考古诗词鉴赏试题及答案17

  早发

  唐·韦庄

  早雾浓于雨,田深黍稻低。出门鸡未唱,过客马频嘶。

  树色遥藏店,采声暗傍畦。独吟三十里,城月尚如硅。

  1.诗歌题为“早发”,请简要分析全诗是怎样扣住“早”字来写的。(4分)

  2.诗歌尾联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4分)

  【答案】

  1.(4分)首联用“早露”直接点题,第二联用“鸡未唱,马频嘶”强调客人起得早,第三联“树色遥,泉声暗”用雾浓突出早,尾联写诗人行“三十里”后月亮依然高挂,可见诗人出发之早。(一联1分,如果学生未分联作答,最多得3分)

  2.(4分)比喻,将月亮比作一种玉器,突出了早行时月光的皎洁,(2分,如果学生回答成衬托,行“三十里”后月亮依然高挂衬托出发得早也可得满分)表达了诗人远行时的'孤独寂寞之感。(2分)

中考古诗词鉴赏试题及答案18

  盆池

  杜牧

  凿破苍苔地,偷他一片天。白云生镜里,明月落阶前。

  注:“盆池”,即挖地成盆或埋盆于地,引水灌注,种养鱼类与水生花草以供观赏。

  1.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或思想?(2分)

  2.任选一个角度(如构思、写法、语言等),对该诗进行赏析。(2分)

  【答案】

  1.情感:酷爱自然(或热爱生活,或乐享人生)思想:超尘脱俗(或淡泊宁静,或天人合一)评分:答出情感或思想中的一种得2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

  2.构思:总分相承,层次井然。先写凿池,灌水,映天,然后再写天空中的白云,明月,依序而进。第二句是总写,三四句是第二句的分写,条理清晰,颇具章法。写法一:借助鲜明意象,创造幽淡境界。以碧绿之“苔”、蔚蓝之“天”、雪白之“云”、清澈之“月”这些淡雅纯净的意象,营造出淡泊雅静之境,体现出诗人超然脱俗.心契自然的思想情怀。写法二:融情于景。诗人将酷爱自然(或热爱生活,或乐享人生)之情,融于对盆池景物描写之中。写法三:借景寄志。诗人将超尘脱俗的襟怀(或淡泊宁静的精神追求,或天人合一的思想观念)寄寓在对盆池的'描写之中。语言一:平中见奇,凝练传神。示例一,如“偷”字,将池水映现天空想象成盆池把一片天空偷纳自己怀中,可谓奇思妙想,自出机杼。示例二,如“生”“落”两字,化静为动,平中见奇,情趣盎然,将盆池景色写得栩栩如生,表现诗人对盆池景色的喜爱之情。语言二:巧用修辞。示例,“白云生镜里”,把盆池比喻成明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白云倒映入池如同从镜中浮出的景象。评分:答对得2分,共2分。从构思.写法.语言中任何一个方面答题均可;其中写法.语言答出其中的一个角度即可,其他答案符合题意即可。

中考古诗词鉴赏试题及答案19

  送别

  范澄

  酒尽津鼓喧,风生浦帆乱。

  山回不见君,夕阳在沙岸。

  【注】津鼓:古时渡口客船启行,鸣鼓催客。

  ⑴前两句描述了怎样的场景?(2分)

  ⑵第四句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请加以赏析。(2分)

  【答案】

  ⑴渡口催人启行的'鼓声喧腾,风起后,客船帆影纷乱:描述了紧张忙碌的送别场景。(描述场景1分,概括特点1分)

  ⑵夕阳的余晖铺洒在沙岸上,借寂寥宁静之景抒发孤独落寞之情。(景1分,情1分)

【中考古诗词鉴赏试题及答案】相关文章:

中考古诗词鉴赏试题及答案01-02

趣味物理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12-30

成人高考专升本英语试题及答案12-25

人力资源面试题目及最佳答案12-12

初级会计实务试题及答案07-21

三级心理咨询师综合试题及答案11-09

七年级上册历史考试试题及答案11-23

六年级数学高难度应用试题及答案11-20

古诗词的教学反思11-07

数学单元试题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