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考网>学科考试>历史>初一期末历史试题

初一期末历史试题

时间:2024-09-25 10:42:12 炜玲 历史 我要投稿

初一期末历史试题

  在现实的学习、工作中,我们需要用到试题的情况非常的多,试题是学校或各主办方考核某种知识才能的标准。那么问题来了,一份好的试题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一期末历史试题,欢迎阅读与收藏。

初一期末历史试题

  初一期末历史试题 1

  1、秦始皇采取了哪些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2、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和作用是什么?

  3、曹操为什么能够在官渡之战中取胜?

  4、秦末农民战争的爆发有什么历史意义?

  5、夏商周的科学文化有哪些处于世界先进水平?

  6、春秋时期从公元前_____年到公元前_____,是我国奴隶社会_____的时期。

  7、公元前______年,陈胜、吴广领导的秦末农民起义在________爆发。

  8、公元25年,______称帝,建立东汉。他统治期间,社会安定,经济好转,史称____________。

  9、公元97年,班超派部下________出使大秦。

  10、孙权派卫温率船到达________,加强了______和内地和联系。

  11、东汉魏晋时期,内迁的'少数民族主要有________、鲜卑、羯、氐、 ,历史上称他们为__________。

  12、____________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少数民族政治改革家。他的改革,加速了北方各族____________的进程,促进了北方民族__________。

  13、假如有一个人在公元前25年出生,公元25年去世,这个人活了____岁。

  14、已知我国境内最早的人类是________,距今年约有_________年。

  15、"战国七雄"中位于最西边的是______国。

  16、西汉末年,社会动乱,王莽夺取政权,进行改革,史称___________。

  17、南朝从________年开始,共经历了宋、齐、梁、陈四个朝代, 都城都在__________。

  18、战国时期从公元前________年到公元前________年,是我国_________社会形成时期。

  19、我国封建社会统治的正统思想是______家学说。

  20、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________开始的,_________是我国历史有确切纪年的开始。

  21、汉初统治者对农民采取轻徭薄赋的__________政策。

  22、到_______末年,人口已达6000万,达到我国封建社会前期人口的最高峰。

  23、公元前_________年,秦王赢政陆续灭掉东方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

  24、春秋五霸及第一个霸主。

  25、战国七雄及最后吞并六国的国家。

  26、举出汉高祖恢复发展经济的措施。

  27、分别举出春秋战国时期儒家、道家、墨家和法家的代表人物。

  初一期末历史试题 2

  一、选一选(请将每小题一个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下表内。每小题2分,合计60分)

  1、1987年,北京周口店人类遗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

  遗产”清单,右图是《北京人头部复原像》,请回答下列哪一项

  不属于北京人的生活?

  A、距今约70—20万年

  B、过着群居生活

  C、会人工取火

  2、右图是我市某农业示范园水稻图一角,那么你知道我国是什么居

  民最早种植的水稻呢?

  A、半坡聚落

  B、河姆渡聚落

  C、大汶口聚落

  3、某台湾旅行团来大陆拜祭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他们应该去

  A、黄帝陵B、大禹陵C、中山陵

  4、“禅让”制度是推选什么用的方法

  A、皇帝B、国王C、部落首领

  5、右图是大禹铸造的“九鼎”图,九鼎象征着什么

  A、权力

  B、青铜发达

  C、制造业发达

  6、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A、金文B、甲骨文C、隶书

  7、右图是我国迄今考古发现世界上的青铜器司母戊鼎,它是什么时期的青铜器代表作?

  A、夏朝B、商朝

  C、西周

  8、西周初年为巩固政权采取分封制度,下列哪项不属于分封制重要作用

  A、加强了周王室与各诸侯国的联系

  B、扩大了西周的影响

  C、巩固了皇帝制度

  9、你知道成语“退避三舍”与哪两个争霸国家有关?

  A、晋吴B、晋楚C、吴赵

  10、下图中的铁农具是什么时期开始制作的?

  三齿耙镰锸锄

  A、秦朝B、商朝C、战国

  11、下面的人物分别是百家争鸣时期各个学派创始人,属于儒家学派的是

  墨子孟子庄子韩非子

  A、墨子和庄子B、孟子C、韩非子与孟子

  12、右图反映商鞅在变法中采取的措施,目的是

  A、统一政治

  B、统一度量衡

  C、加强军事力量商鞅方升

  13、“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口号出自于谁领导的农民起义?

  A、洪秀全B、李自成C、陈胜吴广

  14、秦代统一的时间是哪一年?

  A、公元221年B、公元前221年C、公元前220年

  15、汉武帝加强监察制度,在中央设立官职是

  A、太尉B、司隶校尉C、御史大夫

  16、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统辖开始的时间是

  A、公元前60年B、公元60年C、公元前138年

  17、下列地点不在丝绸之路上的是

  A、玉门关B、阳关C、山海关

  18、张骞通西域是在汉代哪位皇帝在位时期?

  A、武帝B、元帝C、文帝

  19、被后人尊称为“医圣”的是

  A、华佗

  B、张仲景

  C、李时珍

  20、右图是东汉时期人物,他的主要贡献是

  A、发明了造纸术

  B、改进了造纸术

  C、制成了“麻沸散”

  21、道教是产生于中国本土的宗教,该教产生于

  A、西汉末B、东汉后期C、南北朝时期

  22、右图是司马迁的《史记》,与《史记》有关的是

  ①记叙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主要史实

  ②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③写成于东汉时期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23、曹操能够统一北方的原因有

  ①挟天子以令诸侯②招贤纳士③曹操联合孙权④实行屯田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

  24、东晋的都城在今天的南京,南京当时称什么?

  A、夷州B、建康C、大都

  25、东晋南朝时期江南经济开发的主要原因包括

  ①北方劳动人民南迁②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

  ③结合北方先进技术与南方种植经验④推广屯田制度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

  26、北魏孝文帝改革中,主要是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文化,下列不属于他采取的措施是

  A、穿汉服B、学习汉语C、服从汉人领导

  27、祖冲之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后第7位的人,比欧洲早约

  A、500年B、1000年C、2000年

  28、具有很高的文学和史学价值的地理学著作是

  A、《史地》B、《水经注》C、《兰亭序》

  29、顾恺之的画现存的摹本有?

  A、《女史箴图》B、《洛神赋图》C、《清明上河图》

  30、右图是的云冈石窟大佛(第二十窟,它是我国古代工匠在继承中国传统雕塑艺术基础上,又吸收外来的佛教艺术,创造出的具有新的

  风格和特色的石雕艺术,云冈石窟位于今天的'

  A、陕西省

  B、河南省

  C、山西省

  二、材料解析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

  材料二:“凡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用。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汉书董仲舒传》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材料一,李白诗中所述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2)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秦始皇在地方设立了哪两级行政机构?两级机构长官叫什么名称?

  (3)材料二中提到的是汉武帝采纳董仲舒主张,推行什么政策?政策的影响是什么?

  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董卓以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三国志诸葛亮传》

  材料二:三国鼎立形势图。

  请结合学习过的历史知识回答:

  (1)材料一中提到“操遂能克绍”,这是指哪次战役?材料三中三国鼎立的局面是在哪一次战役后奠定的?

  (2)请根据材料二《三国鼎立形势图》正确填写三国的名称。

  A;B;C。

  (3)结合历史知识请你写出与三国故事有关的成语一个?

  三、综合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33、古代中国与世界的贸易交往与文化往来频繁,请读下图,探寻远去的历史。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图中箭头所示路线即我国古代的,这条路线的起点是。

  (2)这条路线最早开辟于(朝代),对开通这条路线贡献的人物是。

  (3)这条路开通之后对历史发展有什么作用?

  34、改革是社会前进的动力。请结合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完成下面的题目。

  (1)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分别发生在什么朝代?

  (2)商鞅变法是在谁的支持下进行的?其中土地政策是什么?

  (3)商鞅变法历史意义是什么?

  参考答案

  一、选一选(请将每小题一个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每小题2分,合计60分)

  题号12345678910

  答案CBACABBCBC

  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

  答案BBCBBACABB

  题号21222324252627282930

  答案BACBACBBAC

  二、材料解析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31、(1)秦始皇统一全国(或秦灭六国)(2分)

  (2)郡、县二级;郡守、县令(4分)

  (3)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2分)。儒家学说被确立为专制王朝的正统思想,这种状况一直延续两千多年(2分)

  32、(1)官渡之战;赤壁之战(4分)

  (2)A魏;B蜀;C吴(3分)。

  (3)三顾茅庐等(写出一个3分)。

  三、综合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33、(1)丝绸之路(2分);长安(2分)。

  (2)西汉(2分);张骞(2分)。

  (3)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或答具体东西方产品交往也可,2分)

  34、(1)战国和北魏(4分)。

  (2)秦孝公(2分);废井田,开阡陌(或承认土地私有,用法令形式保护土地私有制2分)

  (3)商鞅变法后秦国富强起来,国力大增,为以后兼并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分)。

  初一期末历史试题 3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火的使用在人类进化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早知道人工取火的是()

  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半坡人

  2、下面这些对北京人一天生活的描述,正确的是()

  A.一个北京人在原始森林中用弓箭射死了一头野兽

  B.大家很高兴,马上钻木取火烧烤捕到的野兽

  C.并将吃剩下的野兽肉放入陶罐内,待明天食用

  D.晚上,大家住在洞穴中,洞口燃着一堆大火以驱赶野兽和照明

  3、随着适应、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的提高,原始人类学会了种植庄稼,开始了原始农耕生活。其中以水稻为主要种植作物的是()

  A.河姆渡原始居民B.半坡原始居民C.大汶口原始居民D.山顶洞人

  4、我们知道“神农尝百草”、“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宫室、车船,平定蚩尤乱”,主要是依据()

  A、推理B、考古C、想象D、传说

  5、我们说自己是“炎黄子孙”,是因为()

  A.中国人善于想象B.中华民族的团结友爱传统

  C.中华民族的锐意进取精神D.华夏族是由黄帝和炎帝部落融合而成

  6、领导人们治理洪水13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是()

  A.炎帝B.黄帝C.舜D.禹

  7、夏朝建立于约公元前2070年,这一年属于()

  A.21世纪70年代B.公元前21世纪70年代

  C.公元前20世纪70年代D.20世纪70年代

  8、长篇小说《封神演义》中的故事传说大约发生在()

  A.黄帝时B.夏朝时C.商末周初D.春秋战国

  9、河南殷墟遗址被列为2006年第三xx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我国的审议项目。你认为殷墟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主要是因为它展现了哪个王朝的社会风貌()

  A.夏朝B.商朝C.西周D.东周

  10、《荀子》中“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是对哪个朝代的什么制度的描述()

  A.尧舜时禅让制B.夏朝的世袭制C.西周的分封制D.商朝的盘庚迁都

  11、西周实行分封制的根本目的是()

  A.铲除商的残余势力B.保卫镐京C.发展社会经济D.巩固统治

  12、夏商西周灭亡的共同原因是()

  A、自然灾害严重,使社会经济遭到破坏B、王朝后期国王昏庸残暴x

  C、爆发平民大起义D、少数民族入侵

  13、《论语》云:“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这则材料反映了什么历史事实()

  A.晋文公称霸B.齐桓公称霸C.勾践称霸D.楚庄王称霸

  14、战国初期,分晋的三家是()

  A.齐、楚、燕B.韩、赵、魏C.赵、魏、秦D.燕、韩、赵

  15、据记载,春秋时期鲁国向周天子朝贡7次,其中鲁国国君亲自去的有3次。同时鲁国却朝齐11次,朝晋20次。这说明()

  A、鲁国定期向周天子纳贡B、天子依附于诸侯

  C、鲁国主动与齐晋结好D、周王室地位衰落

  16、商鞅变法实行后的秦国,一个农民如果想获得爵位,好的办法是()

  A.多生产粮食布帛B.去经商发财而得到政府的奖赏

  C.去当兵在战场上杀敌立功D.大力开垦荒地而得到政府的奖赏

  17、商鞅变法措施中,对当代行政管理制度也有重要影响的是()

  A.允许土地私有B.重农抑商C.实行“连坐法”D.推行县制

  18、妇好是商王的王后。一年夏天,北方边境发生战争,妇好自告奋勇,要求率兵前往,商王犹豫不决,占卜后才决定派妇好起兵,结果大胜。这个故事早可能记载在()

  A、龟甲或兽骨上B、竹简或木牍上C、丝帛或麻布上D、宣纸上

  19、观察下图,你认为目前世界上发现的大的青铜器是()

  20、400多年前意大利传教士翻译了记录孔子言行的书并带到欧洲,孔子学说开始西传,到目前全球已建成的孔子学院140所。当年传教士翻译的那本书是()

  A、《离骚》B、《论语》C、《孙子兵法》D、《道德经》

  21、下列关于孔子思想主张的描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仁”就是要爱人,理解体贴别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礼”就是要求人们能够约束自己,加强个人修养

  C.主张以“德”教化人民,反对严酷的刑罚

  D.主张实行“法治”,制定严酷的刑罚镇压人民的反抗

  22、刘德华在电影《墨攻》中扮演了一位墨家的学者,组织了对赵国进攻的反抗,以下哪点是符合他的观点的?()

  A、主张民贵君轻B、反对掠夺战争C、利用自然为人类服务D、主张政治改革

  23、成都平原被称为“天府之国”得益于水利工程()。

  A.治理黄河B.兴修灵渠C.大禹治水D.都江堰

  24、能代表两千多年前我国的音乐文化已达到很高水平的是()。

  A.编钟B.铜钟C.古筝D.笛子

  25.下列事物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青铜器②陶器③石器④铁器

  A.①②③④B.④③②①C.③②①④D.②①④③

  二、改错题:(下列每题两处标下划线的内容,其中一处是错误的,请指出错误之处并加以订正。每题3分,共15分)

  26、据考古发掘资料表明,目前我国境内已知的早人类是北京人。

  错误:_________订正:_________

  27、民以食为天。我国黄河流域先民河姆渡居民先种植的粮食作物是粟。

  错误:_________订正:_________

  28、公元前1046年,周族首领周文王在牧野击败商朝军队,商纣王*,商朝灭亡。

  错误:_________订正:_________

  29、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夏朝开始的,那时的文字是甲骨文。

  错误:_________订正:_________

  30、西周时,周王以下的诸侯、卿大夫、相是享有各种特权的贵族。

  错误:_________订正:_________

  三、材料题:(本大题共两小题,其中31题10分,32题8分,共18分)

  31、下面是中外历史学家对一位重要的中国历史人物的评价,阅读材料后,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共10分)

  (他)堪称人类历也许成功的哲学、道德和伦理体系的创始人。

  ——罗兹墨菲《亚洲史》

  (他)因抱改革天下之宏愿,故政治活动之外更注意于教育,开中国民间自由讲学之第一声。——钱穆《国史大纲》

  (他)是了不得的教育家。他提出的教育哲学可以说是民主、自由的教育哲学,将人看作是平等的。——胡适

  (1)他是春秋时期的谁?(2分)

  (2)作为伟大的思想家,他开创了哪个学派?(2分)他的思想主要由哪两部分组成?(2分)

  (3)作为教育家,他“开中国民间自由讲学之第一声”的具体行动是什么(2分)

  (4)他的言论,被他的弟子编入哪部书中?(2分)

  32、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史记商君列传》

  (1)文中“卫鞅”指谁?(2分)“孝公”是哪国国君?(2分)

  (2)请举出你认为有代表性的变法主张。(至少两点)(2分)

  (3)他的变法有何作用或意义?(2分)

  四、综合题:(本大题共两小题,其中33题10分,34题7分,共17分)

  33、“和谐”是人类发展的追求之一。在我们这半个学期中所学习的历史内容中,充满着和谐与不和谐的因素。根据提示,完成下列探究任务。

  步骤一:走进历史,了解“和谐”内容。

  (1)统治的和谐:原始社会末期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是什么?(2分)

  (2)人与人的和谐:列举这一段时间里出现的一对和谐的君臣。(2分)

  (3)人与自然的和谐:战国时期修筑的`大型水利工程是什么?(2分)

  步骤二:反思历史,认识不“和谐”音符

  (4)统治的不和谐:列举夏商西周时期的一位暴君。(2分)

  步骤三:关注现实,为“和谐”发展献策

  (5)请你从儒家的立场,分别谈谈你认为如何才能构建和谐社会?(2分)

  34、活动探究:感悟“诸子百家”。

  背景资料: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历史进入思想文化空前繁荣的时代,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历把这一时期的不同学派称为“诸子百家”。

  步骤一:在历史活动课中,百家争鸣电视台要招聘栏目主持人,有墨子、孟子、庄子、韩非子四人前来应聘。

  (1)根据提供的栏目名称,你会给他们安排适合的主持栏目吗?(只填序号)(4分)

  A:《法制在线》B:《关爱民生》C:《人与自然》D:《和平使者》

  墨子:孟子:

  庄子:韩非子:

  步骤二:学习“诸子百家”思想后,围绕班级出现的乱扔纸屑的现象,大家对解决问题的意见不一:

  生活委员:“一定要严厉惩罚,罚值日,实在不行,一次罚5元;

  卫生委员:“还是说服教育吧,一次不行就两次,两次不行就三次,相信他们会改变的。”

  班长:“随他们去吧,扔了几张纸而已,无所谓的事情,根本不用管。”

  (2)上述材料中,三人的话分别蕴涵了战国时期的三家学派的观点,请你分别指出他们运用的是哪家学说。(3分)

  生活委员:

  卫生委员:

  班长:

  试卷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题号12345678910111213

  答案CDADDDBCBCDBB

  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

  答案BDCDAABDBDAC

  二、改错题:(每题3分,共15分)

  26、错误:北京人订正:元谋人

  27、错误:河姆渡订正:半坡

  28、错误:周文王订正:周武王

  29、错误:夏朝订正:商朝

  30、错误:相订正:士

  三、材料题:(31题10分,32题8分,共18分)

  31、(1)孔子(2分)

  (2)儒家学派;(2分)仁和礼(2分)

  (3)、创办私学(2分)

  (4)、《论语》(2分)

  32、(1)商鞅(2分);秦国国君;(2分)

  (2)、有代表性的变法主张有:1、编制户口,加强刑罚;2、奖励生产;3、奖励军功;4、承认土地私有;5、推行县制;6、统一度量衡。(回答两点即可,2分)

  (3)他的变法的作用或意义是经过变法,秦国富强起来,国力大增,为以后兼并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分)

  四、综合题:(33题10分,34题7分,共17分)

  33、(1)禅让制(2分)

  (2)管仲和齐桓公;周武王和姜子牙;商鞅和秦孝公等(2分)

  (3)都江堰(2分)

  (4)夏桀;商纣王等(2分)

  (5)开放性试题,答出以下任何一点即可得分。(2分)

  诚信、强调教育的功能、自学遵守社会道德规范、尊重他人、孔子的仁和礼、孟子的以人(民)为本等。

  34、(1)(4分)

  墨子:D;孟子:B;庄子:C;韩非子:A。

  (2)这三个同学的话分别运用的是哪家学说的思想。(3分)

  生活委员:法家;卫生委员:儒家;班长:道家。

【初一期末历史试题】相关文章:

初一期末历史试题范文06-09

关于初一期末历史试题07-03

初一期末历史试题4篇[通用]05-08

期末初一语文复习计划02-21

初一期末自我鉴定05-18

初一数学期末复习计划06-14

(荐)初一期末自我鉴定08-28

初一数学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11-23

初一上册语文期末复习计划(通用7篇)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