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4篇
在我们平凡的学生生涯里,说起知识点,应该没有人不熟悉吧?知识点就是“让别人看完能理解”或者“通过练习我能掌握”的内容。还在苦恼没有知识点总结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1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知识点:认识图形
一、图形可分为
(1)平面图形
(2)立体图形
1、平面图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平行四边形
2、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二、图形的拼组
1、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也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还可以拼成一个大三角形。
2、拼成一个大正方形至少需要4个小正方形,拼成一个大正方体至少需要8个小正方体。
3、两个长方形能拼成一个大的长方形。(两个特殊的长方形能拼成一个大正方形)
4个长方体能拼成一个大的长方体。
西师大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知识点:100以内数的认识
1、能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数的组成,能说出100以内各个数位的名称以及这些数位的排列顺序,识别各数位上数字的含义,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掌握数的顺序,会比较数的大小。
2、认识元、角、分,并了解它们之间的十进制关系,会进行简单的.换算和应用。
3、会口算10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能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和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能进行10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
4、认识钟面、时针和分针,掌握整时、几时半和大约几时在钟面上的表示方法,能认、读这些时间。
5、能辨认前、后、左、右、上、下等方向,并用这些方向来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能用第几组第几排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会辨认从正面、背面、侧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6、能辨认正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初步感知一些简单的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联系和区别,会用这些平面图形拼图。能认识生活中这些简单图形。
7、能按照给定的标准或选择某个标准对物体进行比较、排列和分类、在比较、排列、分类活动中,体会活动结果在同一标准下的饿一致性,在学习寻找简单平面图形的共性。
8、认识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的需要进行简单的分类,能根据统计的需要进行简单的分类,能根据统计图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数学问题,会进行生活中的一些最简单的统计活动。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知识点:数学加与减
把两个数合并在一起用加法。加数+加数=和如:3+13=16中,3和13是加数,和是16。
从一个数里面去掉一部分求剩下的是多少用减法。被减数—减数=差如:19—6=13中,19是被减数,6是减数,差是13。
20以内进位加法口诀表
9+1=10 8+2=10 7+3=10 6+4=10 5+5=10 4+6=10 3+7=10 2+8=10 1+9=10
9+2=11 8+3=11 7+4=11 6+5=11 5+6=11 4+7=11 3+8=11 2+9=11
9+3=12 8+4=12 7+5=12 6+6=12 5+7=12 4+8=12 3+9=12
9+4=13 8+5=13 7+6=13 6+7=13 5+8=13 4+9=13
9+5=14 8+6=14 7+7=14 6+8=14 5+9=14
9+6=15 8+7=15 7+8=15 6+9=15
9+7=16 8+8=16 7+9=16
9+8=17 8+9=17
9+9=18
1、熟记20以内加法和减法的得数(20以内进位加法、20以内退位减法)20以内退位减法口诀表
10—1=9 11—2=9 12—3=9 3—4=9 14—5=9 15—6=9 16—7=9 17—8=9 18—9=9
10—2=8 11—3=8 12—4=8 13—5=8 14—6=8 15—7=8 16—8=8 17—9=8
10—3=7 11—4=7 12—5=7 13—6=7 14—7=7 15—8=7 16—9=7
10—4=6 11—5=6 12—6=6 13—7=6 14—8=6 15—9=6
10—5=5 11—6=5 12—7=5 13—8=5 14—9=5
10—6=4 11—7=41 2—8=4 13—9=4
10—7=3 11—8=3 12—9=3
10—8=2 11—9=2
10—9=1
2、看图列式解题时候,要利用图中已知条件正确列式。
常用的关系有:
(1)部分数+另一部分数=总数
(2)总数—部分数=另一个部分数
(3)大数—小数=相差数谁比谁多几,或谁比谁少几。
求大数列加法。求小数或相差数列减法。
(4)原有—借出=剩下用了多少,求还剩多少时用列减法
3、应用题解题时候,要根据已知条件正确列式
(1)总分关系(加、减法)
部分数+另一部分数=总数总数—部分数=另一部分数
①问题中出现“一共、共、全长、原来等”表示总数时,列加法。
②问题中出现“还剩、剩下、余下、第一次、第二次、用去、吃了等”表示部分数时,列减法。
(2)大小关系(加、减法)
大数—小数=相差数
大数—相差数=小数
小数+相差数=大数
①“多”字或“少”字后面的数是差数。
②“比”字左、右两边的数分别是大数、小数。
求大数列加法,求小数或差数列减法。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2
第一单元、认识图形
一、认识图形(二)
1、认识平面图形
用相同的正方形、长方形或三角形可以分别拼成更大的正方形、长方形或三角形。
2、认识七巧板
七巧板是由1个正方形、1个平行四边形、5个三角形组成的。
第二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
1、十几减几的计算方法
(1)点数法
(2)破十法
(3)平十法
(4)想加算减法
2、解决问题
(1)选择有效信息,排除干扰信息。解决一个问题需要两个条件。
(2)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用这个数减去另一个数。
(3)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多少,用另一个数减去这个数。
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
1、单一标准下的分类
按照事物的属性、特点把不同事物归为一类
2、不同标准下的分类
以事物不同的属性、特点为标准将不同的事物进行分类。分类的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一般也不同。
3、整理数据
在进行数据分析的过程中,可以用象形统计图或简单的统计表表示整理的结果。
第四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
1、认识计数单位
在数位顺序表中,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计数单位是“一(个)”;第二位是十位,计数单位是“十”;第三位是百位,计数单位是“百”。
2、100以内数的组成
一个两位数,十位上是几就有几个十,个位上是几就有几个一。
3、100以内数的读法
读数要从最高位读起,百位上是几就读几百,十位上是几就读几十,个位上是几就是几。末尾的0不读。
4、100以内数的写法
写数要从最高位写起,有几个百就在百位上写几,有几个十就在十位上写几,有几个一就在个位上写几。
除最高位外,哪一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写0占位。
5、100以内数的大小的比较
(1)先比较十位,十位上的`数大的,这个数就大。
(2)十位相同再比较个位,个位上的数大的,这个数就大。
6、百数表(略)
7、用语言来描述数的大小关系
两数相差很少,用“多一些”“少一些”描述;
两数相差很多,用“多得多”“少得多”描述。
8、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
几十加几等于几十几,
几加几十等于几十几。
几十几减几等于几十,
几十几减几十等于几。
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
1、人民的单位
元、角、分
2、人民币单位间的进率
1元=10角
1角=10分
3、简单的计算
单位相同时,元和元相加、减,角和角相加、减。
单位不同时,要先同一单位,在进行计算。
第六单元、100以内的加减法
1、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先把整十数看成以“十”为计数单位的数,再相加、减,得几就是几十。
2、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
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即个位上的数和个位上的数相加,十位上的数和十位上的数相加。
个位相加不满十,十位的数不变;个位相加满十,要向十位进1。
3、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
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减,即个位上的数和个位上的数相减,十位上的数和十位上的数相减。
个位够减,十位上的数不变;个位不够减,要从十位上退1(作十)。
4、小括号
在一道算式中,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
七单元、找规律
1、找图形排列规律的方法
(1)按照颜色重复的规律;
(2)按照形状重复的规律。
2、找数列排列规律的方法
(1)按照数重复的规律;
(2)计算相邻两个数的差,找出规律。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3
三角形
1、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它具有稳定性。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作一条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一个三角形有三条高。
2、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3、三角形按角分,可以分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4、三角形按边分,可以分为: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不等边三角形
四边形
1、四边形是由四条线段围成的图形。
2、任意四边形的内角和是360度。
3、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梯形。
4、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平行四边形,它容易变形。长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
圆
圆是平面上的一种曲线图形。同圆或等圆的直径都相等,直径等于半径的2倍。圆有无数条对称轴。圆心确定圆的位置,半径确定圆的大小。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4
《加与减》
1、口诀表(2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把两个数合并在一起用加法。加数+加数=和如:3+13=16中,3和13是加数,和是16。
20以内进位加法口诀表
9+1=10 8+2=10 7+3=10 6+4=10 5+5=10
4+6=10 2+8=10 1+9=10 9+2=11 8+3=11
3+7=10 7+4=11 6+5=11 5+6=11 4+7=11
3+8=11 2+9=11 9+3=12 8+4=12 7+5=12
6+6=12 5+7=12 4+8=12 3+9=12 9+4=13
8+5=13 7+6=13 6+7=13 5+8=13 4+9=13
9+5=14 8+6=14 6+8=14 5+9=14 9+6=15
8+7=15 7+8=15 6+9=15 9+7=16 8+8=16
从一个数里面去掉一部分求剩下的是多少用减法。被减数—减数=差如:19—6=13中,19是被减数,6是减数,差是13。
20以内退位减法口诀表
10—1=9 11—2=9 12—3=9 13—4=9 14—5=9
15—6=9 16—7=9 17—8=9 18—9=9 10—2=8
11—3=8 12—4=8 13—5=8 14—6=8 15—7=8
16—8=8 17—9=8 10—3=7 11—4=7 12—5=7
13—6=7 14—7=7 15—8=7 16—9=7 10—4=6
11—5=6 12—6=6 13—7=6 14—8=6 15—9=6
10—5=5 11—6=5 12—7=5 13—8=5 14—9=5
10—6=4 11—7=4 12—8=4 13—9=4 10—7=3
12—9=3 10—8=2 11—9=2 10—9=1 11—8=3
2、“十几减九”的退位减法方法:
第一种方法:
拆被减数:将十几分解10和几,用10减9或8,再用结果加上分得的另一个数。
第二种方法:
拆减数:把9分解为几加一个数,再依次与十几相减,如12—9,可把9看成2+7,再用12—2=10,再用10—7=3。
第三种方法:
逆向思维:做减法想加法,9(或8)加几等于十几,十几减9(或8)就等于几。
因为9+3=12,所以12—9=3
第四种方法:
借位法:个位上的数不够减9,从十位减一,在个位加十,然后再减。
注意:“十几减八、减七或减六……”的退位减法方法同上。
3、常用的关系有:
(1)部分数+另一部分数=总数
(2)总数—部分数=另一个部分数
(3)大数—小数=相差数
谁比谁多几,或谁比谁少几。求大数列加法。求小数或相差数列减法。
(4)原有—借出=剩下
用了多少,求还剩多少时用列减法
4、应用题解题时候,要根据已知条件正确列式
(1)总分关系(加、减法)
部分数+另一部分数=总数
总数—部分数=另一部分数
①问题中出现“一共、共、全长、原来等”表示总数时,列加法。
②问题中出现“还剩、剩下、余下、第一次、第二次、用去、吃了等”表示部分数时,列减法。
(2)大小关系(加、减法)
大数—小数=相差数
大数—相差数=小数
小数+相差数=大数
①、“多”字或“少”字后面的数是差数。
②、“比”字左、右两边的数分别是大数、小数。求大数列加法,求小数或差数列减法。
《生活中的数》
1、数数的方法有:
一个一个的数,1,2,3,4,5,6,7,8,9,10,……
两个两个的数,1,3,5,7,9,,11,13,15,17,19…或2,4,6,8,10,12,14,16,18,20…
五个五个的数,5,10,15,20,25,30,35,40……
十个十个的数,10,20,30,40,50,60,70,……
2、数位、基数、序数
计数器上从右边起第三位是百位。从右往左的数位名称:个位、十位、百位,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数位:数中各个数字所占的特定位置,例如:个位、十位、百位
基数:表示物体的个数,例如:8个苹果
序数:表示某一元素在序列中的位置,例如:第1个
3、两位数的理解
一个两位数有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十位上的数表示有几个十,个位上的数表示有几个一。
如:95的十位是9,表示9个十,个位是5,表示5个一。
10个十是一百。100有10个十,100有100个一。
的两位数是99,最小的两位数是10。
最小的.三位数是100。
87读作:八十七;九十四写作:94
4、比较数的大小
数位不同:比较数的大小,先从位数上比较,位数多的数更大,如:28>9。
数位相同:相同位数的数要从高位依次比较。如果是两个两位数比大小,先看十位,十位大的数就大;十位相同看个位,个位大的数就大,例如:94>91。
其他:75比23多得多;54比49多一些;21比56少得多;37比41少一些;62与61差不多。
知识点口诀大全:
1、相差较远两数比多少,可说大数比小数多得多,小数比大数少得多。
2、至少用4个同样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大正方形。
3、至少用8个同样的小正方体拼成一个大正方体。
4、摆一个正方形至少要用4根同样长的小棒。摆一个长方形至少要用六根同样长的小棒。
5、购物需用人民币,它有单位元角分,一角可以换十分,一元需用十角换。
6、比较钱数多和少,单位统一直接比,单位不同化一化,化成相同再比较。
7、计算钱数要注意,单位相同才加减,加满10角进1元,加满10分进1角。
8、几元减几角,计算有妙招,几元拿1元,当做10角减。
9、整十加、减很容易,只把十位数字来计算,十位计算得几十,个位只需写上0。
10、整十连加和连减,计算顺序有规定,从左往右依次算,步步都要算仔细。
11、两位数加以位数,先把个位数加个位数,再加十位数。
12、两位数加整十数,先用十位数加十位数,再加个位数。
13、进位加法不难算,满十进一是重点。个位相加满了十,向十进一要切记。
14、两位数减一位数,先用个位数减个位数,再加十位数再加十位数。两位数减十位数,先用十位数减十位数,再加个位数。
15、两位数减一位数,个位数相减,十位数不变,两位数减整十数,十位数相减,个位数不变。1、位置关系上和下,形影不离好朋友;判断谁上谁在下,确定标准是关键。
16、减数相同,被减数越大,差越大;被减数越小,差越小。
17、被减数相同,减数越小,差越大;减数越大,差越小。
18、被减数减数同时变,加几、减几同样多,差将永远不变。
19、求总数,用加法,求部分数,用减法。
20、算式比大小,先算得数再比较。
21、算式有加也有减,依次从左往右算,每步计算都准确,才能保证最后对。
22、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四条边、四个角。长方形的对边相等,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23、图形拼组很有趣,小朋友们请注意,相同图形才能拼,拼法不同图各异。
24、计数单位来计数,从右往左个十百,10个1是1个十,10个十是一个百。
25、读数得从高位起,百位是几读几百,十位是几读几十,个位是几就读几。
26、两人面对面,左右正相反,你左是我右,你右是我左。
27、判断图中人物左和右,站起身来转一转,和图中人物同方向,我们左右就一致。
28、确定位置用组(列)个(行),从左往右数几组(列),从前往后数几个(行)、组列相交定位置。
29、十几减九方法多,一想加法算减法,二用破十方法算,牢记方法算得快。
30、位置关系上和下,形影不离好朋友;判断谁上谁在下,确定标准是关键。
31、认钟表,时和分,先看时针几时过,再看分针数小格,几时几分合一起,快快说出时间来。
32、寻找图形的变化规律,可从形状、颜色、个数的增减等方面去思考。
33、数列之间有规律,观察相邻数变化,通过计算找规律,后面数据很明了。
34、统计数据有方法,一个一个来点数,边数边来做记号,数出数量填图表。
35、两位数加减一位数、整十数,小朋友请注意,数字符号须看清,相同数位才加、减。
36、大面额的人民币换成小面额的人民币,用数得组成来思考,想打面额的人民币里面有几个小面额的人民币的数。
37、最小的两位数是10,地两位数是99。
38、一个两位数,位是十位,一个三位数,位是百位。
39、求一个加数,用和减另一个加数。求被减数,用差加减数。
40、两数比多少,求相差数用减法,求大数用加法,求小数用减法。
41、三数相加、减,凑十能简便,如果能凑十,先把它来算。两位数加一位数,先看清个位数,判断进位不进位,再确定十位数。
42、写数也从高位起,哪位是几就写几。除开位,哪位一个也没有,就写零来占占位。
43、两数比大小,先看位数来比较,位数多来数就大,位数相同从高位比。
44、数字宝宝真奇妙,位数不同意不同,几在十位是几十,几在个位是几个。
45、相近两数比多少,可用大数比小数多一些,小数比大数少一些来描述。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相关文章: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01-05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知识点05-13
初二数学下册知识点10-17
高一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03-13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知识点08-30
数学一年级下册重点知识点08-29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11-07
[精选]初二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05-03
初二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