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年味作文【经典15篇】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许多人都写过作文吧,写作文可以锻炼我们的独处习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思考自己未来的方向。相信许多人会觉得作文很难写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家乡的年味作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家乡的年味作文1
春节,即农历新年,俗称过年,一般从腊月二十四的祭灶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与大年初一最为热闹。我的家乡在闽中的一个小山村,那里的春节可真热闹红火啊!四世同堂的我们一大家子聚在一起过年共享天伦之乐。
盼啊!盼啊!眼看春节就快到了,想到这,我不由的笑了起来。一放假我就催着老爸妈妈带我回老家,到了腊月二十四,家家户户都开始准备年货。一大早,爷爷就带上我们几个去买年货了,到了市场,哇!年货真多!有春联、鞭炮、烟花、鱼、虾、肉、年糕等等一大堆好吃好玩的东西,我们几个小姐妹挑这选那,直到爷爷与伯伯他们的摩托车上大袋小包的挂满了,我们才依依不舍的离开市场。
除夕的年夜饭真丰盛!下午老爸与啊二叔叔就当起了厨师,开始准备两大桌好吃的菜,想想我都忍不住要流口水了,年夜饭还没开始我们就啃起了风爪,吃上了春卷,喝上饮料了;这个时候大人都不会骂我们哦!年夜饭开始咯!我们小朋友与妈妈们一桌,吃好喝好!真开心!老爸与伯伯、叔叔、小爷爷、大爷爷他们一桌,一家人在一起可开心啦!大人们送给我很多祝福,还有压岁钱呢。我也祝愿长辈们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大家吃着、喝着、说着、笑着……我们家除夕的年夜饭充满了浓浓的亲情。老爸他们兄弟几个还喝酒聊天,一连喝了好几箱,难怪大家都叫他喝酒王呢,喝到晚上十点,老爸还说不醉不归,真是糊涂了。
最有意思的还是放烟花。我们老家有个说法:除夕晚上十二点过后整个村子里谁家鞭炮最早放,就能在新的一年里得到最好运。春节联欢晚会还没结束,我们小姐妹几个就等着了,新年的钟声还没响,伯伯就点响了鞭炮,老爸帮我们小朋友就放起了烟花,顿时整个小山村鞭炮齐鸣,响声此起彼伏,烟花照亮了整个天空,当美丽的烟花飞上天空,有的像流星,有的像大红花,有的`像五彩花,点点滴滴,汇成花的海洋,它们在天空中伸展自己的腰身,多么快乐,多么活泼!看着绚烂多彩、美不胜收、漫天飞舞的烟花,我们都忘了是不是第一个放响的了。除夕的夜空多么美啊!
大年初一天刚亮,连续不断的鞭炮声响起,我们都换上新装,早早的吃过了早饭,开始走亲访友,街上非常热闹,空气里荡漾着炮竹的硝烟味,大人们三五成群的来来往往,我与小朋友们在街上玩耍,欢笑声从心底透出,新年对孩子来说真是梦寐以求啊!家家户户的屋子里,充满着笑声,洋溢着欢乐。
一眨眼,元宵节就到了,我们该上学了,大人们也该去忙自己的事情了,我兄弟姐妹们恋恋不舍的挥手告别了,期待新的一年的到来!
到了八点,大家开始看春晚的节目,爷爷奶奶、老爸妈妈、叔叔婶婶还给我与小弟弟准备了红包,说这是压岁钱。啊!家乡的年味是团聚的、是温馨的、是幸福的、是快乐的!我爱……
家乡的年味作文2
家乡的春节,素来让我好奇,过惯了县城里“清淡”的春节的我更是想一探究竟。我猜,它一定洋溢着家乡的特色。
我知道家乡人热情,厚道,好客,家乡的春节,果真如此!
浓浓的年味早在“祭灶”时弥漫开来。老家人到春节,最不可缺的就是三大样,烧“香”,串门,和看戏了。最吸引我的,还是那一支支能点上十二小时的巨大的香。
老家的香可太绝了,它不仅个头大(高约150厘米),且防水又耐用。这种香并不执著于暗紫的颜色,工匠们灵巧的双手用金黄的银粉绘制出手一条盘旋着的龙,更在龙鳞上下足了功夫,凹凸不平,有起有落,龙的神态更是异常逼真,正要向你扑过来似的,两端还用橙红色镶上了“吉祥”二字。
据爷爷辈的老人说,晚上点着这么一支,它便会像秦叔宝和尉迟恭一样,整晚护着你,一年到头平平安安的。这香一户在春节期间通常备三支,除夕夜,初一夜晚,正月十五晚各一支。这香最有特点的地方还是它特有的香味。它丝毫不像平时的短短的那种香,点燃时散出一丝丝黑烟,而是略有一点儿好闻。爷爷笑眯眯地告诉我:“这香的寓意可多了,他让孩子们能够安心,辟邪,用处多了去了。”
随着第一支香在除夕之夜燃烧为灰烬,农历新年的第一天———初一就来了。这时,第二项必不可少的礼节-----串门压岁,便取代了一切。正所谓“一方风俗养育一方人”,老家的串门并不只是双手抱拳行个礼,说声:“新年好。”或“恭喜发财”。还要用这儿产的福橘和包给主人家压岁压惊。这不,我起床没多久,就有人上门拜年了。
这时候的主人家更不能小气了,你越是热情,越好客,自己和来客也高兴。第一个来拜年的是邻家的`姆姆,我小时候可没少受她关照,她来给我们压岁,我可要好好招待她。姆姆前脚刚踏进屋里,我就迎了上去,脸上瞬间挤满了笑容,我的第一个动作就是接过姆姆递过来的一袋“压岁礼品”,我知道,这也是一种礼貌。我将袋子拿进屋里后,连忙请姆姆上座。自己则忙不迭的给客人沏茶,瓜子糖果茶面包甘蔗桔子梨样样不能小气,因为来串门的人越多,表示你人缘好,况且这也是祝福的到来。姆姆高兴地喝完茶后,我见缝插针的与她聊起了家常。她很高兴,虽然席间我们的交流语言不是很通畅,也通过比比划划来交流,可是,老家人主客之间的热情与朴素却是挡不住的滚滚而来,温彻心扉。
初六这天,家家户户都兴致勃勃的谈论着下午三点,雷打不动的巡演戏。这场戏很受重视,老人们津津有味的谈着这即演的《***》剧情,小孩儿们则呼来唤去的筹备零食陪老人。
下午两点半,我们早早来到祠堂,容纳一千人的大厅座无虚席,来自东湖镇各个村的老戏迷,小戏迷们坐拥一堂,好不热闹!
这场戏给我留下最深的印象的不仅仅是演员们精彩的打斗,更是老家人对中国古老的戏剧文化的一种热爱与推崇。
难忘老家春节游,游见了老家春节浓浓的年味和老家人的厚道,热情与好客,谁能不说家乡好?
家乡的年味作文3
时间像飞箭,转眼间一个学期过去了,冬爷爷送走了秋姑娘,他轻轻呵了一口气,大地便披上了亮闪闪的银装,伴随着飞舞的雪花,我们已经闻到了浓浓的年味儿,我们也明白期盼已久的春节快到了。春节是孩子们的幸福时光。
春节能够舒舒服服的在家睡懒觉。每一天睡到自然醒。平时早就被音乐吵醒了。
盼星星,盼月亮。最后盼到了。
离春节还有6天时间,我们全家人已经开始行动了。妈妈下班回来,连忙写购物的单子,写完以后。便开车去超市,我们去超市的路上,看见街真热闹。连树上都已经挂上了彩灯,看来我们还是晚了一步,连政府都比咱们快。到了超市,哇!简直是人山人海!人群涌动!笑声不断!比往日的超市热闹好几倍。一楼是食品专区,一样样令人垂涎三尺的零食、甜点、蔬菜、水产品、水果都摆放在货架上。我兴奋得跑到水果区去拿我最喜欢吃的金灿灿的橙子,它好像在对我笑:“小姐姐,快把我买回家吧!我但是它们当中的大王。又香又甜。我毫不犹豫地把橙子放进我的购物车。妈妈看地目瞪口呆。哈!我对妈妈眨眨眼,吐吐舌头,谁叫妈妈这天答应一切由我做主呢。之后我们来到了蔬菜区和肉类区,那里的白菜又香又嫩,菠菜翠绿欲滴,红辣椒鲜艳无比,、、、、、、诱人的色彩促使你停下脚步,于是我又毫不留情地把这些蔬菜放进了购物车里。最后我们来到服装区,每一个地方的服装也可谓是姿态万千。又的英姿飒爽地站着,有的`彬彬有礼地,这次我可只顾欣赏没买呀!因为我的新衣服妈妈已经给我买好了。购物完之后,我和妈妈每人拎着两大袋战利品,来到车上,把战利品放在了车上,兴冲冲地回家了。
啊!春节!啊!春节!一年365天,盼个啥?春节呗!为什么?
首先,春节少不了新衣服,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的,臭美是人的本性。还有春节联欢晚会!哈哈!
你是否和我一样盼春节呢?年味儿这么浓,你闻到了吗?
家乡的年味作文4
由于疫情,今年我们全家选择留在杭州过年,城里的春节是如此的安静祥和!原本繁华的街道稀疏了不少,店铺也都大门紧闭。小区里的年味儿相对重一些,张灯结彩颇为喜气。小区物业给我们小孩准备了很多糖果、邻居们见面都问:“新年好”,但即便如此,我还是怀念恩施老家过年的情景!
家乡的`年是质朴的农村人从腊月就开始互动忙活的幸福景象,在那里不管贫富,每家每户都会杀年猪准备很多很多腊肉!奶奶说年关不能提“杀”字,所以杀猪称为“捉猪”。之所以称为腊肉,是因为肉必须在腊月腌制,阴干的腊肉存放到第二年的腊月都腊味十足。各家各户腌制腊肉的方法也略有不同,风味自然也不一样,我最喜欢姑姑做的腊肉!
最怀念的还是家乡腊月里家家户户自己做的各种传统食品,常见的小食品有几种,一种为“金果”,就是将糯米舂成粉,煮熟后快速搅拌,趁热成型,切成条状,晒干后用沙子爆炒,炒熟的金果晶莹剔透,入口即化,香味悠长;另外一种称为“玉露片”,将红薯泥和蒸熟的大米粉混合,成型后切成片状,晒干后油炸或者沙炒……
此外,打糍粑也是家乡春节的吉祥喜庆事儿。爷爷告诉我:打糍粑用的硬木棍叫“粑棍”,打糍粑的石臼叫“粑缸”。每户人家把糯米蒸熟后,主人站在门口喊一声“打粑喽”!于是,叔伯们就会蜂拥到场,因为糯米的粘性非常强,所以体力最好的人也很难坚持到5分钟,需要大家轮换上场,好不热闹!
春节期间乡里乡亲会互相拜年,礼尚往来的不是收到多么贵重的礼物,而是分享一年来彼此的收获和牵挂,期待来年的平安顺遂!
家乡的年味如今虽然有些传统也逐渐消失了,但家乡的春节还是很有年味儿的,特别是那一道道美食,只会越来越勾人啊!今年我们留杭过年,我就养一养这份回忆,明年回家,滋味肯定更浓!
家乡的年味作文5
盼望着,盼望着,年的脚步声近了,学校也开始放假了。今年我们到奶奶家过年的,那里的年味可浓了,家家户户都挂红灯笼,贴春联,置办年货,买新衣服,买爆竹烟花……,大家忙得不亦乐乎。
这年货是要提前置办的,在年前十几天家家户户就忙活开了,蒸馒头、做糕点、做粿、做豆腐……奶奶也忙着为过年做各种准备,爷爷奶奶家的一只年猪有三百来斤重,爷爷请来师傅帮忙宰杀。
走在街上,到处一片喜庆的景象,行人个个兴高采烈,路边的商店也十分热闹,还有人拎着大包小包急匆匆地赶回家过年。
除夕这一天,每家最忙,一大早,各家都在忙着炒菜,因为今天要给祖先烧纸,以表示对他们的怀念。又忙着贴春联、福字,一般中午前一定要做好的。晚上,家家灯火通明,喜气洋洋,全家人欢聚一堂,吃着各式各样的美味佳肴,品着美酒,互相干杯,说着吉祥祝福的话语,有说有笑,其乐融融,接着放鞭炮、烟花,夜空在鞭炮与烟花的.交织中变成了一个绚烂的大花园,看着这些美丽的烟花,我在院中手舞足蹈,爷爷和奶奶都乐了。到了八点,大家开始看春晚的节目,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叔叔婶婶还给我和小弟弟准备了红包,说这是压岁钱。
啊!家乡的年味是团聚的、是温馨的、是幸福的、是快乐的!我爱家乡,更爱家乡的年味!
家乡的年味作文6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说的便是过年。我的家乡虽然只是区区一个县城,但过年照样是有滋有味。
走进腊月,就已经有了年味。从腊月初八开始,乡下过年的程式便全面启动。腊八的大清早就要开始做腊八粥,红豆、黄豆、黑豆、玉米……各类食材都要放进去。吃了香香甜甜的腊八粥,就预示着来年会五谷丰登、甜甜蜜蜜。
过了腊八,村村寨寨、家家户户都忙了起来。为了渲染过年的气氛,男女老少都开始赶集置办年货,街上是人山人海,叫卖的、讲价的、问好的……构成了一曲欢快的春节之歌。接着每家每户都会打扫卫生,新年要有新气象,村里的人会把院子扫的干干净净。到了杀猪宰羊的'时候,杀完猪羊将它们卤成美味的食物,为今年的年夜饭做准备。各家各户不仅准备猪肉,还会准备各种各样的美味,鸡鸭鱼肉……每家都会买很多食材,琳琅满目,甚是丰富。
经过一个腊月的忙碌,新年便盛装登场了。年三十这天,每个人都要早早起来。妇女们会度过忙碌的一天,从早上起就要准备一天的食物,每家每户的厨房里都冒着烟,响着“滋滋”的油声和“笃笃”的切菜声,这也是年三十的标志。男人们会熬制浆糊,张贴对联和福字。孩子们则在院子里嘻嘻玩耍。中午的饭菜
很丰盛,但这还是比不过年夜饭。天渐渐的暗了下来,人们便开始吃年夜饭,人们总会做二十几样菜,色香味俱全,看得人直流口水。男人们还会在一起喝酒,不醉不归。吃完年夜饭一家人会坐在一张炕上看春晚、打牌,其乐融融。这一晚要守岁,十二点之前不能睡觉,但有些小孩子玩累了,就早早的进入了梦乡,我想每个孩子的嘴角都会挂着笑容吧。当午夜的钟声敲响的时候,每家每户在院前都点燃了鞭炮,所有的炮声汇聚在一起,响彻天空,新的一年就真正的到来了。
大年初一,所有的孩子都会穿着新衣互相炫耀,在一起开心的玩耍,有些孩子会在放鞭炮时不小心烧到衣服,但总会在第二天才发现,伤心的抱着妈妈哭个不停。今天所有的人都很安逸,聚在一起喝喝茶、聊聊天。男人们还是热衷于打牌,不知不觉中大年初一就过去了。
初二就要开始给亲朋好友拜年了,舅家、姑家、姊妹家……孩子们也会不知疲倦的跟着大人挨家挨户的拜访,收到长辈的压岁钱会高兴的活蹦乱跳。
……
到了正月十五的时候又会热闹一番,男女老少都会吃元宵,象征着在新的一年团团圆圆。街道上会有耍社火的、游行的,乡亲们会一直跟着游行队伍直到结束。夜幕降临时,河滩里会放大型的烟花,河堤边站满了人,小孩会目不转睛的盯着烟花,发出“哇”的赞叹。十五过去后,过年就算是收尾了。
过年是为了让我们在新的一年里振奋精神,不断努力,龙马精神。家乡这浓郁的年味让人如痴如醉,让人陶醉。
家乡的年味作文7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盼望着,盼望着,年的脚步声近了,学校也开始放假了,今年到外婆家去过年,经过几小时的颠簸到了外婆家。这里的年味可浓了,家家户户都挂着灯笼,贴着春联。置办年货,买新衣服,爆竹烟……大家忙得不亦乐。
这年货提前置办的,大家忙活打糍粑,做豆腐,炸肉丸子等。还有一种凉拌菜鱼腥草根,这是外婆家乡餐桌必备的地道菜。
走在街上,人山人海,挤的水泄不通。因为马上过年了,都来置办年货。
除夕这天,每家都很忙,一大清早各家都在忙着做饭,因为今天要给祖先烧纸,以表示对他们的怀念。
下午街上玩,看见一个阿婆穿得花花绿绿的,身上套着一个船形模样的竹制品,走路一摆的,身边还有两个挑花担的也是左右摇摆,一个画着花脸手拿划践浆在假装划船。表哥告诉我这叫彩龙船。不远处还有玩龙灯和舞狮的,热闹及了。
晚上家家灯火通明,喜气洋洋全家欢聚一堂,吃起了年夜饭,今出碗菜都是热腾腾的,我的心里暧洋洋的。在我的眼里,这些菜都蕴含着浓浓的爱,我们吃得热火朝天。过年总不能漏看春节联欢晚会。吃完年夜饭,我们就守在电视机前,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一个个小品把我们逗的人仰马翻,一个个相声让我听的有嗞有味,增加了不少过年的气氛。在大年初一的最后几秒钟,我们一齐欢呼起来"五,四,三,二,一!”无数个礼花腾空而起,又带着满身的光焰洒向大地,把大地映得光彩夺目。人们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纵情的'欢呼。变幼无穷的焰火映照着人们兴奋的笑脸地上是焰火的光彩,天上是光彩的焰火。红的,似节日的灯笼;黄的,像成熟的稻谷;绿的,如茂盛的大树。把平门闪闪发光的星星羞得不敢露面,就路灯这时,也没了用场,各色礼花在空中竞相开放,构成一幅花团锦簇的图画,一幅幅,繁花似锦,绚丽多彩,好不令人叹为观以止!
年初一上午还有乡村文艺汇演:如独唱,弹琴,跳舞等节目。这便是外婆家乡的习俗,有着我喜欢的热闹的“年味”。
家乡的年味作文8
年味是什么?不是街边高挂的大红灯笼,不是除夕时慢地震天的炮竹,也不是大家翘首以盼的春晚,更不是那琳琅满目的年夜饭。在我们家乡啊,年味当属浩浩荡荡的锣鼓为先。
锣鼓,潮州锣鼓,是我们家乡年年必有的习俗传统。一到过年,锣鼓一定是我们这儿最大的看头。从大早上,在睡梦中,你就能听到锣鼓的乐曲传来,隐隐约约。虽然叫做锣鼓,但并不是顾名思义,不只有两种乐器,这条长长的队伍也并不是只有乐器。
当那乐曲声由远及近时,你就可以看到那浩浩荡荡的队伍:只见领头的摇头晃脑的吹着喇叭,身后跟着抬“老爷”的人,然后是吹长笛的.,后面是敲锣打鼓的,然后是一连串抬着锦旗的。。。。。。。锣鼓走街串巷,会经过每户家门前,我们潮州是要在家门口挂一串长长的大红鞭炮,然后锣鼓在你家门前经过时,就要点燃,响得噼里啪啦的,每次我都躲在门后,但还是会震的我耳朵生疼。我外婆的家门旁有两条路,所以需要放两次,每次都会有很多人来我奶奶家观看。我们还会从“老爷”象旁边插着的枝叶折下一小节,放在自己身上,以此来保佑身体健康,平安顺利。这节树枝至今还在我外套的口袋里。
其次,在我们家乡,年味还是亲朋好友的“串饭”。所谓“串饭”就是从开始过年亲戚朋友会轮着一天一家做饭,所有人都会去他家吃,今天去你家吃,明天去他家吃,后天来我家吃,这也是我们潮州的习俗。每一家的主人都会百倍热情的欢迎你的到来,不同的菜色,不同的亲戚,相同的是那一颗真诚的心。
在民里坊间,总是流传着一句话:大家都是“胶己人”。
家乡的年味作文9
家乡年味就是穿新衣服,挂对联,挂灯笼可对我来说年味是吃年 夜 饭和我们微信群里无尽的抢红包活动。还有开心的放鞭炮,玩游戏和玩手机里的王者荣耀之中,最后还有我们几个人在电脑上一起打游戏生死狙击啊,我的世界啊等等之类的。反正我过年很开心很快乐!
过年了,过年了。我一大早起了床,9:00的'时候我和爸爸妈妈就出门去我爷爷家过年,虽然我不太喜欢爷爷,可是尊老爱幼吗!对吧!我坐在车上一路上我和爸爸妈妈有说有笑,听着音乐,不过一会,我们到了爷爷家【更楼】,我们到家里已经10:00左右了。我一下子到爷爷房间里叫上一句爷爷!爷爷就很开心。说完我走向另一个房间,以前我都还叫一个奶奶可是现在他走了。我就在那个房间玩手机!1个小时妈妈饭烧好了,我一边吃饭一边抢红包,那叫一个爽!
这就是年味。
家乡的年味作文10
过年回乡,去体验独特的年味,体验乡里人的热情洒脱。
清晨,与爷爷一起,开车到乡下扫墓。过年扫墓,是我们那里必须要做的事情,所有人喜气洋洋,就更不能忘了祖先,谁家墓前糟乱,谁就没了脸面,可要被别人笑话。我们当然要紧跟传统,翻山越岭,从城里来到乡下扫墓。
一路上,爷爷不断地和我讲述从前的年味,我在一边默默地听着。偶然望下窗外,许多人家都围坐在院子里,吃着果子,话着家常。院子很特别,没有围墙,没有大门,就这样完全开放,仿佛从未担心偷窃,因为纯真,所以无忧,因为真诚,所以信任,仔细一想,这样真好。
许久,到达了熟悉的地方,碰上邻居熟人,爷爷赶紧打开窗户,一个劲地招手,大声地、热情地说道:“过个热闹年啊。”邻里之间相对一笑,互相祝福,热情问好,满满的`年味。
到了墓前,爷爷一丝不苟地清扫墓地,上好香火,烧好纸钱,忙活好久,看到那变得整齐有序,才肯放下心来,直到这时才注意旁边景象:山上树木郁郁葱葱,整齐划一,每个墓地都秩序井然,与山中景色融为一体,凸显出满满地对祖先的尊敬与感激,有种饮水思源的感觉,更是一道浓厚的年味。
扫墓完成,就要回去了,可是,乡下年味,热情好客。爷爷被那邻居,邀请到了院子里,摆好了果子:哈密瓜、板栗、橘子……满满一大桌,丰盛,显得那么大方,可一大桌就我爷爷和主人,怎么好意思呢?过一会儿,我才发现,完全不必担心。经过的熟人,都会被主人邀请来,乡里人也直爽,都坐在了一起,主人也笑盈盈地迎接,院子里热闹极了,到处是欢声笑语,那么轻松自然,这在城市看不到的。这也是乡里人的年味,独特的,热闹的年味。
年味,人所营造,人所感受,体会的,也是一乡风土人情。
家乡的年味作文11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祖国大江南北,都有着各自独特的年味儿。
除夕之夜,我们一家三口来到了新登外公家。杭州的小姨一家,本地的姨妈一家都已早早地赶来了,准备和外公一起热热闹闹过大年。
二月的天气虽然寒冷,却挡不住春节的喜庆。树梢上的红气球,屋檐下的大红灯笼,地面上火红的鞭炮屑,还有家家户户门口贴的红春联,都足以见证春节给我们带来的喜悦。当然,年味总离不开舌尖上的美味。也是我等吃货们回老家的最大理由。灶门那边正扩散开来的油炸香味,早已充满了我的鼻腔。冲进厨房,油锅里浓浓的年味肆意地翻滚、升腾着。姨妈知道我们要来,正在给我们炸金灿灿的肉丸子、松花肉、野菜春卷呢。春卷素有黄金万两之称,因为炸后的春卷颜色和形状上酷似金条,寓意着来年的财富。我顾不得烫手,迫不及待咯嘣咯嘣地品尝了鲜香的春卷。外公又给我端来的一大盆五香猪头肉扒给我吃,猪头肉油而不腻。正吃着,姨妈又捧来了一蒸笼的手工米馃,咬一口米馃软中兼韧,白腌菜冬笋肉馅吃起来鲜辣爽口。吃着外公精心为我们准备的土味零嘴,我觉得这才是家乡特有的年味,更是祖辈们对儿孙们浓得抹不开的亲情味!
大概四、五点钟,客厅的大圆桌上就陆续摆满了各种我们平时吃不到的土菜。上香拜过祖先放完鞭炮,大家围坐一起给外公敬酒拜年,年夜饭开吃了!外公不停地往我们碗里夹菜,可我的肚子竟然装不下更多的美味了。外公感叹道“你们真是幸福的一代啊!平时都是想吃什么有什么,而过去的我们是有什么吃什么。偶尔吃上一顿用肉炒的菜,那可算是莫大的奢侈了。”边吃边聊着过去的.贫穷和艰辛,聊着现在的富足和幸福。让我了解了不曾了解的历史,明白了改革开放使我们的生活沧海桑田般的变化。看着大人们和和美美,其乐融融的样子,感慨是祖国的强大赋予了我们这美好的生活。
吃过晚饭,外公端来了木炭大火炉,我们暖意浓浓。村庄里到处弥漫着淡淡的柴禾味道,满足而祥和。
我爱中国年,更爱家乡的年味儿。
家乡的年味作文12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牛年来了,大街小巷上张灯结彩,充满着过年的气氛。我也正在一一品味我家的年味儿。
除夕是合家团圆的日子,我们家也不例外,家里已经被爸爸妈妈打扫的干干净净,收拾得整整齐齐,再贴上窗花和福字。感觉年味越来越浓了。代表团圆的年夜饭,我们是在家里吃的,大家都举起酒杯,一祝我们的祖国繁荣富强,二祝长辈们工作顺利,来年发大财,三祝我身体健康,学习进步。享受完丰盛的年夜饭后,我们便开始看春晚。春晚的'节目真是丰富多彩,有相声,有小品,有歌舞,有武术,我们看的目不转睛,全神贯注,不知不觉就到了凌晨,也完成了守岁。
在鞭炮声中迎来了大年初一,吃完了代表团圆的饺子后,我们就去给爷爷奶奶拜年了,一进门我就送上祝福,我祝他们心想事成,万事如意,身体健康,爷爷奶奶给了我一个大红包,你知吗?这一天还是一个特殊的日子-我的生日!妈妈还给我准备了一个大蛋糕。在这个大好的日子里,大家为我点上蜡烛,齐唱生日歌。我感觉很幸福,这真是一个难忘的生日!大年初二,我们去大枣村看望87岁高龄的曾祖父,一到那里我就发现许多亲戚朋友都已经到了,大家一起向他拜年,祝他身体健康。今年禁止放烟花爆竹,因此我也是战战兢兢,不过到后来我大胆的放炮了,一声接着一声的炮响,我觉得这才是过年的气氛。你们说呢?
这就是我家乡的年味,有美食,有祝福,有欢笑,这真是一个快乐的牛年啊!
在这里祝大家牛气冲天,祝我的伙伴们学业有成。
家乡的年味作文13
年味,是沸地笙歌的赛灶神
乡下人家的送灶神活动是很热闹的。在一片空旷的坪前摆上一个红木方桌,桌上摆着丰盛的酒食,正中央摆着一个被擦的金光闪闪的香炉,香炉中一堆厚厚的香灰上直直地插着三根长长的燃着的香。方桌后立起了一幅大大的灶神像,画上的灶神爷爷和灶神奶奶面容祥和,服饰华丽,平静地望着每个来捧场的人。
一位年轻的小伙穿着一身喜庆的红色,在方桌前唱着送灶神的歌。歌声时而悠扬,时而急促,时而婉转高亢,时而浑厚低沉,唱功好不厉害!另一位年轻的小伙同样也是身着一身红,和着水流一般的歌声,舞动着身体。他那健硕的身体灵活得很,婉若游龙,翩若惊鸿,猛然一跃,更甚麒麟。围观的人大多是小孩子,图热闹。别的大人都在屋中烧关东糖,涂在灶神的嘴上,听老一辈的人说,这是为了黏住灶神的牙,这样灶神上天后就不能说坏话,天帝就不会降下惩罚。
年味,是爆竹声中的一岁除
小孩子们之所以那么那么喜欢过年,不只是因为有新衣穿,最重要的一点是可以放!鞭!炮!过去人们还没发明火药时,为了驱赶传说中的“年”,就把潮湿的竹子丢进燃烧着的火堆中,其中的水分被急剧蒸发,竹子就发出了“噼里啪啦”的炸裂声。那时的'竹子到处都有,但现在我们这些小孩都要提早至少一星期,骑着小小的单车,一路上伴着单车发出的“吱吱呀呀”声到镇上去采购各种各样的鞭炮,不然鞭炮就都会被别的小朋友买走。
除夕晚上可热闹了,烟花在各家门前冲上云霄,在天空中绽出好看的图案。有一家的烟花在空中爆炸,白光猛然一闪,让人愰了一会儿神,等人回过神来,再看向空中时,只见如同一块大黑布的夜幕中仿佛被撕裂开了一道口子,透出遮住的亮光,并越裂越大,然后又是一记爆炸声,像是从口子中喷涌出来的一样,七条不同颜色的彩带般的光芒渐渐往下延伸,然后与口子一起渐渐在空中淡去。这时新年的钟声敲响,孩子们又唱又跳,欢迎着新的一年的到来,烟花也放得更激烈了。
年味,是举筷入口的皆思念
年夜饭,大家再熟悉不过的春节习俗。每家每户在除夕那天一大早就从床上爬起,开始准备制作年夜饭所需的各种材料。我常常帮我妈妈打下手,洗白菜、刷扇贝、烫碗筷、煮米什么的我都能立马做好。妈妈则在旁炖猪肘、蒸鱼、蒸馒头,其中有种馒头叫“佛手”,妈妈说吃了这种馒头来年可以受到菩萨的保佑。
到了晚上,年夜饭准备得差不多了,客人们也陆陆续续地到了家中。随着菜被一道一道地端上桌,大家肚中的馋虫也被一次又一次地勾起,碗筷一端上,大家就迫不及待地举起了筷子夹取菜吃。吃到尽兴时,大家便举起手中的玻璃杯,有的杯子中装着白酒,有的杯子中装着果汁,有的杯子中装着白开水,但大家寄寓在杯中的真心与热情是同样的。小孩子们吃完便都跑下楼去玩烟花,大人仍依依不舍地在桌上大谈这一年来对家乡的思念之情,直到钟声响起,新年到来之时。
家乡的年味作文14
20xx年2月某日晚,透过窗看着外面飘洒的纷纷白雪如同柳絮般的落下落下。草地上,树上,车上&&铺上了一层洁白的婚纱。看着这如此诗意的美景我不禁回忆起那逝去但又难忘的年味。 零食和烟花 童年时过年的年味是吃不完的零食和美丽灿烂的烟花。那时小小的我常常看着墙上的日历一天一天翻着,盼着过年的日子早早到来。终于过年了,我和附近的小盆友们都在家前的广场集合,身上能装东西的口袋里都装满糖果、瓜子、花生。每个人的脸都跟大花猫似的,鼻涕忽上忽下的`;大人们也拿出早已准备好的烟花,冲到门外,高高兴兴地点燃了引线。扑地一声,烟花向一只轻盈的蝴蝶,在天空中翩翩起舞,最后啪的一声,分成了许多个火花,在天空中慢慢地,轻轻地,飘落到地上。我又拿出一个金玉满堂,拿在手上,砰、砰,十声炮响,响彻夜空,大街小巷早已经成了儿童的世界。 祝福与饺子 随着年龄的增长,上了学,过年的年味则成为一句句吉祥的祝福和一碗热腾腾的饺子。 过年了,早早来到爷爷奶奶家,并送上一句吉祥的话:祝您,春节快乐!祝福顿时温暖了你我他。晚上奶奶把我和爸爸唤进屋去。一家人津津有味地吃着三鲜陷饺子,欣赏着丰富多彩的春节晚会节目。爷爷,老叔还有爸爸举杯畅饮,奶奶笑眯眯的双眼变成了两条缝,一家人都是满面春风,其乐融融。 思念 岁月无情,光阴飞逝,爷爷奶奶也禁不住时间的考验,随那年寒冬大雪也与我们阴阳相隔了。正是那年也让我知道过年的年味是对亲人牵肠挂肚的思念。想着和爷爷吃年夜饭饭的情景,我的眼睛已被泪水模糊了。 那一年爸爸刚贴完春联,就和家人一起吃年夜饭。我坐在饭桌旁,看着这些美味家肴,垂涎三尺。终于开饭了,我狼吞虎咽,好不费力气就把一碗饭消灭了,轮到我敬酒,我端起酒杯对爷爷说祝您福如东海长流水。接着我又祝奶奶寿比南山不老松。然后我学着大人的样子,喝一口,咂砸嘴,好酒好酒。爷爷笑呵呵地说:我们的小乖孙子长大了,会用对联了。奶奶脸上笑得乐开了花,说:祝我们的小孙子学习进步,天天向上。爷爷奶奶虽然走了,但他们仍留在我心中。我相信他们在那边也是开开心心。 在飘飘落落雪中,年虽早已过去了,但年味儿仍旧是挥之不去,仍给了我无尽的回味。高三:无言的草
家乡的年味作文15
嘀嗒、嘀嗒,时光在指缝间,从我们的生活中匆匆地走过,从绚烂的烟火中慢慢地飘过,从热闹的街市中悄悄地溜过,从一盘盘可口的饭菜中……到了,到了,快到了马年,幸福的马年。
走到街上,小灯笼串成一条红艳艳的长龙,在风中摇曳出新年的喜庆。汽车不停地喇叭声也不再令人烦躁,因为车上装载的都是满满的一颗颗想回家的心。环顾四周,到处都是各种各样的“马”,有的引颈长嘶,有的悠然自得,有的昂首追赶。这些可爱的马儿让你想拍照,想抚摸它的背,一起迎接马年的`到来。远远望去,你仿佛来到了一处广袤的天际,对马年更是有着马到成功的期盼。
在人们的欢庆声中,终于迎来了喜气洋洋的马年。大年初二,我们的汽车在用烟花碎末儿铺成的地毯上缓缓驶过,满心喜悦地来到了乡下。放眼望去,屋后的河水里洒满了红色的“花瓣”,可见大年夜,家乡鞭炮满天飞。走到家门口,缕缕菜香迎面扑来。走进自家厨房:绿得发亮的团圆果,白得如雪的年糕,香得醉人的八宝饭……摆得琳琅满目。只见外婆手拿大铲子,在大锅前一刻不停地烧制美味佳肴。妈妈在一旁打个下手,一会儿洗青菜,一会儿切肉丝。我呢,在灶头前窜来窜去,也不管新衣服上是否粘上了灰,感受着那忙碌的年味儿。
开饭啰,随着外公的一声吆喝,各位表舅表嫂的就纷纷入席了。这时,舅婆也满脸喜气地赶过来了,她还没来得及坐下,便往我衣服里塞红包,我这下急了,说;“婆婆,这钱您自己留着吧,我不用。”可舅婆硬是塞到了我手心里,看着这揉得皱皱的,带有一点点温度的红包,令我的心暖洋洋的,我想:这是舅婆的压岁钱,我可一定要用在学习上哦!饭桌上,伴着热气腾腾的“满汉全席”,大家边吃边聊,几个大舅与姨夫,比我们小孩还“贪玩”,忙发新年的“第一笔财”,不时地来几下划拳的把戏,那老酒配上粗旷的嗓子,真可谓其乐融融啊!
晚饭才进行一半,几个小孩便从桌底跐溜钻了出去,口袋里的硬币被拿了出来。几个人有说有笑,勾肩搭背地来到了小店买小爆竹。黑夜里,如流星一样的“珍珠泉”与我们的笑声一起绽放,我既大方,又不时有点害羞。大家你问我,我问你的,却总离不开灿烂的笑脸,喜庆的气氛。在大人们酒杯的碰撞声中,我们的心也更近了呢!
时光匆匆,一年又一年……家乡的年味儿,却越来越浓,它像墙上挂着的“福”字,把我们的幸福定格在这一个温暖的夜晚。
【家乡的年味作文】相关文章:
家乡年味的作文04-09
家乡的年味作文(精选)04-25
家乡的年味作文02-05
【集合】家乡的年味作文07-01
家乡的年味作文(优选)07-18
家乡的年味作文(推荐)07-19
(精)家乡的年味作文07-19
【合集】家乡的年味作文06-03
家乡的年味作文【推荐】06-04
(实用)家乡的年味作文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