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年味作文通用(15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尝试过写作文吧,作文是由文字组成,经过人的思想考虑,通过语言组织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文体。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家乡的年味作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家乡的年味作文1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祖国大江南北,都有着各自独特的年味儿。
除夕之夜,我们一家三口来到了新登外公家。杭州的小姨一家,本地的姨妈一家都已早早地赶来了,准备和外公一起热热闹闹过大年。
二月的天气虽然寒冷,却挡不住春节的喜庆。树梢上的红气球,屋檐下的大红灯笼,地面上火红的鞭炮屑,还有家家户户门口贴的红春联,都足以见证春节给我们带来的喜悦。当然,年味总离不开舌尖上的美味。也是我等吃货们回老家的最大理由。灶门那边正扩散开来的油炸香味,早已充满了我的鼻腔。冲进厨房,油锅里浓浓的年味肆意地翻滚、升腾着。姨妈知道我们要来,正在给我们炸金灿灿的肉丸子、松花肉、野菜春卷呢。春卷素有黄金万两之称,因为炸后的'春卷颜色和形状上酷似金条,寓意着来年的财富。我顾不得烫手,迫不及待咯嘣咯嘣地品尝了鲜香的春卷。外公又给我端来的一大盆五香猪头肉扒给我吃,猪头肉油而不腻。正吃着,姨妈又捧来了一蒸笼的手工米馃,咬一口米馃软中兼韧,白腌菜冬笋肉馅吃起来鲜辣爽口。吃着外公精心为我们准备的土味零嘴,我觉得这才是家乡特有的年味,更是祖辈们对儿孙们浓得抹不开的亲情味!
大概四、五点钟,客厅的大圆桌上就陆续摆满了各种我们平时吃不到的土菜。上香拜过祖先放完鞭炮,大家围坐一起给外公敬酒拜年,年夜饭开吃了!外公不停地往我们碗里夹菜,可我的肚子竟然装不下更多的美味了。外公感叹道“你们真是幸福的一代啊!平时都是想吃什么有什么,而过去的我们是有什么吃什么。偶尔吃上一顿用肉炒的菜,那可算是莫大的奢侈了。”边吃边聊着过去的贫穷和艰辛,聊着现在的富足和幸福。让我了解了不曾了解的历史,明白了改革开放使我们的生活沧海桑田般的变化。看着大人们和和美美,其乐融融的样子,感慨是祖国的强大赋予了我们这美好的生活。
吃过晚饭,外公端来了木炭大火炉,我们暖意浓浓。村庄里到处弥漫着淡淡的柴禾味道,满足而祥和。
我爱中国年,更爱家乡的年味儿。
家乡的年味作文2
我的家乡是富春江畔的一个小山村。它依山傍水,景色宜人。山村流传着许多传统习俗,最让人留恋的还是家乡的年味。
俗话说:“大人盼种田,小孩盼过年。”过年,是孩子们最期待的,有美食、有新衣、有红包。农历腊月,家乡的人可忙碌了:家家酿米酒,户户打年糕。腌腊肉、制香肠、晒鱼干,忙得不亦乐乎,做冻米糖,舂麻糍的声音此起彼伏……酒香、肉香,弥漫整个山乡;糕甜、糖甜,甜满人们的心坎;农家人的歌声、笑声撒遍了田野……
送灶神是春节前的一件大事。听奶奶说,农历腊月二十四,这天灶神回天庭述职,人们备了丰盛的供品,替灶神饯行,希望他在玉帝面前为百姓说几句好话,以求来年雨顺。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孩子们期盼的大年三十到了。这天,家家忙着挂灯笼,贴春联,威武的门神,守卫者家园,大红的福字,倒贴在门上。傍晚,在爆竹声声中,家人们品尝着美味佳肴,桌上的菜热腾腾,家人的'心暖洋洋。八点半,亲人们其乐融融地看春晚,一个个小品、相声逗得大家笑声不止,孩子们手里拿着长辈的压岁钱,别提多开心了。
“啪、啪、啪”的声音震耳欲聋,人们纷纷走出家门,抬头仰望:无数的礼花腾空而升,随后带着满身的火焰洒向大地,变幻无穷的烟花,映照着无数兴奋地笑脸,地上是烟火的光彩,天上是光彩的火焰,红的犹节日的灯笼;黄的像金色的麦穗;橙的似丰硕的果实;绿的如茂盛的大树。满天的火树银花,让人应接不暇。
新年初一的早上,我吃着香甜糯口的汤团。情不自禁地说:“我又长大了一岁。”这天人群中到处洋溢着“新年好!”“新年快乐!”的问候声。路上走亲访友,串门拜年的行人络绎不绝。按惯例,元宵节前,村里都会请剧团,在文化礼堂,演上三天三夜的古装戏,四邻八乡,亲戚朋友,都会赶来一睹风采。就这样,一直热热闹闹到元宵舞龙灯——
这就是家乡的年味。
家乡的年味作文3
我的家乡钟祥,位于湖北省中部,江汉平原北部。它古称郢,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的长寿之乡。和中国大部分地区的风俗一样,春节是我们钟祥人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过春节,在钟祥一般称过年、过大年。
小时候我最喜欢过春节了,因为那时家家户户都飘出饭菜的浓浓香味,让人垂涎欲滴。大人还要给我们买新衣服,听奶奶说这叫换新,要让孩子们在大年初一从上到下换新的。每年春节奶奶都会提前准备好多东西,像什么对联、门画、红蜡烛、烟花鞭炮、香、火纸等等。懵懂的我,总是问奶奶买这些做什么,奶奶总是笑呵呵地说:“一年到头了,要接祖宗们回家过年。”那时的'我,总是似懂非懂,反正觉得过年最开心了。
刚进入农历冬月,人们便开始准备年货了。杀了年猪的人家,都会请亲朋好友尤其是长辈们来家里“喝汤”。满满一大格子蒸肉,摆放在桌子中央,桌子的四个角上再放上四大盘炒猪血和炒瘦肉。人们开怀畅饮,谈论着一年的收获,畅想着来年的幸福。肉香、酒香弥漫整个农家,烟气氤氲,令人心醉。接下来,大人们就要开始灌香肠了。香肠是我们钟祥人节日饭桌上一道令人钟爱的传统菜肴,是我们钟祥人家家户户必备的春节食品。小时侯,我就经常看全家人灌香肠,奶奶总是把瘦肉和少量肥肉切成条儿,再加上适量盐、葱姜和调料拌匀。妈妈就用一个漏斗将肉灌入小肠,每灌三十几厘米,就用细绳将小肠系上一节。奶奶就叫我用针将香肠扎些小眼,那时我觉得可好玩了。现在我才明白,扎眼是为了排出气体,让肉挤得实在。然后将灌好的香肠挂到外面晾晒。农历冬、腊两月,无论是城里还是乡村,家家户户都晾晒香肠,老远就闻到浓浓的特有的香味。
还有一种钟祥地方特色的菜肴,这就是蟠龙菜。这道菜还是我国明朝时的宫廷“皇菜”。相传明正德皇帝去世后,没有子嗣继位,太后下令让各地亲王赶赴京城,先到者继承帝位。住在钟祥的兴王朱厚熜为争取时间,假扮囚犯日夜赶赴京城。为不引人注意,兴王命厨师做一道吃肉不见肉的菜以便途中食用,厨师詹多将鱼、肉、蛋做成红苕的样子,献给兴王,兴王吃着这种菜第一个赶到京城当上了皇帝,即为嘉靖皇帝。后来詹多把此道菜改造成样式精美的菜肴,取名为“蟠龙菜”。据说蟠龙菜只有用钟祥的水做出来才地道,在其他地方做的都没有钟祥的好。
腊月三十,全家人在一起吃团年饭,我们钟祥人称“团年”。每年准备团年饭的时候,我们家里总是一片祥和温馨的气氛。奶奶和妈妈在厨房忙着准备丰盛的团年饭,爷爷和我则负责贴对联和门画,爸爸就张罗着准备鞭炮了。当美味的饭菜端上桌后,奶奶总是先把碗筷摆在四方,口里默念着:“老爷们、祖宗们回来团年啊!”终于等到了放鞭炮的时候,“爆竹声声辞旧岁,锣鼓阵阵迎新春。”一家人欢欢喜喜地开始了团年饭。桌上摆满了好吃的菜,其中奶奶一定会摆上圆子和鱼,因为这象征“团团圆圆”和“年年有余”,期盼新的一年一家人和和美美,幸福安康。除夕夜晚,我们一家人坐在电视机前观看着春节晚会,其乐融融。正月初一,我早早地起来,穿上新衣,给长辈们拜年,乐呵呵地说着钟祥民间流行的拜年顺口溜:“拜年拜年,磕膝上前。粑粑饼子都不要,只要压岁钱。”然后,我就会收到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给我的红包,这是我最开心的事。
春节,是我们中国人的最大的节日,也是我们中华民族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家乡的年味作文4
盼望着,盼望着,年的脚步近了,人们个个喜笑颜开,浓浓的年味儿迷漫在家乡的大街小巷,也荡漾在人们的心头。
一进腊月,商场就热闹起来。一天,我与母亲去买年货,商场里算得上“张袂成阴,挥汗如雨”了,妈妈紧紧抓住我的手,把我领向糖果区域,昔日因昂贵而无人问津的俄罗斯糖,今日竟少了大半。我与母亲一狠心买下三盒价格不菲的德芙巧克力,随后便前往生鲜区,一大排的人紧密的连在一起,把卖肉柜台堵的水泄不通,卖肉的阿姨虽然汗珠满额,却笑容不断,我与母亲费了好大的力气才挤进去,“抢”到了一块大肉,又买了些水果补品,便去结账了。二十几个正在营业的收银台面,都排起了长龙似的队伍,商品似流水般掠过收银台。收银员的手飞速的点击键盘,纸币被快速的归入收银盒中,我与母亲结完了账,兴冲冲地拎着一大包东西回了家。
年是亲情的纽带。大年三十儿那天,我们把爷爷奶奶接到了家里,我一下子拥抱住爷爷“新年快乐!”爷爷抚摸我的头,笑眯眯地拿出一个大红包“思甲,你又长了一岁!”厨房里父母正准备年夜饭,锅碗瓢盆奏出轻快的乐章,晚上一家五口围坐在桌前,烟花接二连三地绽放,使宁静的夜空一下子热闹起来。这时,新鲜美味的糖醋鱼,布满辣椒末的水煮肉片,色泽鲜艳的可乐鸡翅等许多美味佳肴都陆续端上了餐桌,我们举杯共庆新年快乐,幸福荡漾在每个人心里。饭后我用微信给舅舅、舅妈等远方亲戚拜年,他们都给了我微信红包与拥抱的'表情包。母亲的手机也砰砰直响,好友的祝福语充满了母亲的微信,此时她正与同学们在微信群里抢红包呢。
年是所有美好的开始。随着时间的推移,正月十五到了,那一晚街道不再寂寞,人们赏花灯、猜灯谜,都不及放孔明灯的那一幕,南山公园数百盏孔明灯蓄势待发,他们承载着人们的愿望飞向空中。月色皎洁,分外迷人,同时也预示着新的一年人们放飞自己的梦想,走向美好的开端。
家乡的年味永远是最浓的;家乡的年味永远是最亲的;家乡的年味永远是最最让人难以忘怀的。
家乡的年味作文5
盼望着,盼望着,年的脚步声近了,学校也开始放假了。今年我们到姥姥家过年的,那里的年味可浓了,家家户户都挂红灯笼,贴春联,置办年货,买新衣服,买爆竹烟花……,大家忙得不亦乐乎。
这年货是要提前置办的,在年前十几天家家户户就忙活开了,蒸馒头、做糕点、做粿、做豆腐……姥姥也忙着为过年做各种准备,爷爷姥姥家的一只年猪有三百来斤重,爷爷请来师傅帮忙宰杀。
走在街上,到处一片喜庆的景象,行人个个兴高采烈,路边的商店也十分热闹,还有人拎着大包小包急匆匆地赶回家过年。
除夕这一天,每家最忙,一大早,各家都在忙着炒菜,因为今天要给祖先烧纸,以表示对他们的怀念。又忙着贴春联、福字,一般中午前一定要做好的`。晚上,家家灯火通明,喜气洋洋,全家人欢聚一堂,吃着各式各样的美味佳肴,品着美酒,互相干杯,说着吉祥祝福的话语,有说有笑,其乐融融。接着放鞭炮、烟花,夜空在鞭炮与烟花的交织中变成了一个绚烂的大花园,看着这些美丽的烟花,我在院中手舞足蹈,爷爷和姥姥都乐了。到了八点,大家开始看春晚的节目,爷爷姥姥、爸爸妈妈、叔叔婶婶还给我和小弟弟准备了红包,说这是压岁钱。
啊!家乡的年味是团聚的、是温馨的、是幸福的、是快乐的!我爱家乡,更爱家乡的年味!
家乡的年味作文6
新的一年到了,去年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而新的一年又将开始了。
一到腊月,每家每户都要预备年货,超市里的物品一抢而空,交费的队伍如长龙般拥挤。
办好年货,就要大扫除一遍,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要把屋里的东西打扫得一尘不染,寓意要把不好的东西扫走,企盼来年吉祥如意,事事顺心。
腊月三十,男女老少都穿上了新衣服,门外已经贴上了红红的'对联。这天每个人除非万不得已,一定要回家吃团圆饭。晚上,一家人坐在一起吃一大桌丰富而美味的饭菜。这象征这新的一年里不愁吃不愁穿。
吃了饭,大家坐在一起边看春晚,边聊聊近年来的情况,屋里洋溢着大家的笑声。“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咦?怎么没有烟花呢?“砰”绚丽的烟花飞入了漆黑的天上,霎时间天被照得通亮,“花瓣”似的洒满天空。难道除夕夜的天空不是最美丽的吗?
大年初一大家都在休息,到处都很安静。直到初三那天,大人们又忙了起来,他们要去亲戚朋友家拜年。小孩们更高兴,因为可以得到很多压岁钱。
一眨眼就到了二月底了,大人们该上班的上班,小孩该上学的上学,人们又向目标奋斗努力。
家乡的年味作文7
时间像飞箭,转眼间一个学期过去了,冬爷爷送走了秋姑娘,他轻轻呵了一口气,大地便披上了亮闪闪的银装,伴随着飞舞的雪花,我们已经闻到了浓浓的年味儿,我们也明白期盼已久的春节快到了。春节是孩子们的幸福时光。
春节能够舒舒服服的在家睡懒觉。每一天睡到自然醒。平时早就被音乐吵醒了。
盼星星,盼月亮。最后盼到了。
离春节还有6天时间,我们全家人已经开始行动了。妈妈下班回来,连忙写购物的单子,写完以后。便开车去超市,我们去超市的路上,看见街真热闹。连树上都已经挂上了彩灯,看来我们还是晚了一步,连政府都比咱们快。到了超市,哇!简直是人山人海!人群涌动!笑声不断!比往日的超市热闹好几倍。一楼是食品专区,一样样令人垂涎三尺的零食、甜点、蔬菜、水产品、水果都摆放在货架上。我兴奋得跑到水果区去拿我最喜欢吃的金灿灿的橙子,它好像在对我笑:“小姐姐,快把我买回家吧!我但是它们当中的'大王。又香又甜。我毫不犹豫地把橙子放进我的购物车。妈妈看地目瞪口呆。哈!我对妈妈眨眨眼,吐吐舌头,谁叫妈妈这天答应一切由我做主呢。之后我们来到了蔬菜区和肉类区,那里的白菜又香又嫩,菠菜翠绿欲滴,红辣椒鲜艳无比,、、、、、、诱人的色彩促使你停下脚步,于是我又毫不留情地把这些蔬菜放进了购物车里。最后我们来到服装区,每一个地方的服装也可谓是姿态万千。又的英姿飒爽地站着,有的彬彬有礼地,这次我可只顾欣赏没买呀!因为我的新衣服妈妈已经给我买好了。购物完之后,我和妈妈每人拎着两大袋战利品,来到车上,把战利品放在了车上,兴冲冲地回家了。
啊!春节!啊!春节!一年365天,盼个啥?春节呗!为什么?
首先,春节少不了新衣服,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的,臭美是人的本性。还有春节联欢晚会!哈哈!
你是否和我一样盼春节呢?年味儿这么浓,你闻到了吗?
家乡的年味作文8
正月已经过去一大半了,但是年的味道一直没有散去,年的味道是那鞭炮的浓浓硝烟味,是那香甜的麻糍,还有那春晚的欢歌笑语。
每次我到老家过年的时候,一打开窗户就能闻到一股浓浓的硝烟味,好像是战争刚结束时的战场。你可能已经猜到硝烟味从哪里来的,没错就是来自燃放的鞭炮!你可知道鞭炮是最早的火箭雏形哟!在传说中燃放红色的鞭炮是为了把祸害人们叫做“年”的怪兽给吓跑,后来燃放鞭炮就一直流传了下来成了过年必不可少的一个传统节目,现在燃放鞭炮是人们为了这红红火火、热热闹闹的喜庆。为了保护环境,已经不提倡燃放鞭炮了,但是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和那浓浓的硝烟味一直存在我的脑海里,特别是回到老家很多小朋友一起放烟火点鞭炮的场景一直是我对过年的理解,也是我幼年时对年的记忆。
在老家过年都要打麻糍,一听到麻糍我口中情不自禁地流出口水。我也曾试着打过麻糍,先把蒸熟的糯米放在石臼里团成一团,再抡起几十斤重的大锤子砸向石臼里的糯米团,一颗颗的糯米被砸成碎片,稍不留神锤子也会深深地陷在糯米团里,拔也拔不出来。正在我无计可施的时候,奶奶来了,看到奶奶不慌不忙地往石臼倒了一些热水再用手将水和糯米和一和,糯米就没有那么粘了,锤子终于可以从糯米中解放出来了,奶奶再把锤子放在热水里洗干净,锤子就可以继续工作了。我已经筋疲力尽了,无力再抡起锤子了。大人们开始轮番上阵抡锤子,一会儿糯米团就变成麻糍了,麻糍在面板上被摊成薄薄的一层,再在麻糍上面撒上芝麻粉和白砂糖,香喷喷的`麻糍味和芝麻味扑鼻而来。我顾不上洗手趁奶奶不注意时在面板上拿了一块麻糍狼吞虎咽地吃起来,那是何等的美味!
除夕晚上最精彩的节目莫过于春节联欢晚会,晚会节目是那么的精彩,我们看得目不暇接,节目给我们带来了阵阵的欢笑。我最喜欢的节目是小品和魔术,前者经常使我捧腹大笑,有时笑得肚子都疼了,甚至我都笑得打嗝了;后者让我们看得目不转睛,生怕漏掉一个微小的环节,魔术的神奇不由得使我对魔术师充满了敬佩之情。
年味是那么的浓,是浓浓亲情的团聚,是浓浓的传统美味的传承,也是小朋友的欢歌笑语和美丽记忆!
家乡的年味作文9
中国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过年的习俗不一样,所以年味也不一样。我们河南也有自己过年的习俗。
春节前几天,大家就开始备年货,比如瓜子、花生、糖、蔬菜、鸡鸭肉等等。所以啊,南向店一到过年人就特别多,挤都挤不动。超市的话就更急了。但是大家的脸上都洋溢着笑脸,因为马上就要——过年啦!
除夕早上,天还没亮,爷爷奶奶就开始准备饭菜了(因为我们是中午吃团圆饭),切菜、炖肉、蒸排骨,煎蒸焖炸顿,各种做菜的方法都用上了。满屋的香味,可诱人了。
在开饭前,爷爷现在神像前烧纸祭神,折求一家人平平安安。然后再放上饭、菜、肉。弄完之后才可以吃饭。一家人围坐在一起,边吃边扯家常,一片和睦的`景象。在吃饭的时候,还要燃放烟花鞭炮。
在晚上睡觉前,要把家里所有的灯都打开,到晚上十二点,也就是刚好第二天,新的一年的开始。就要燃放烟花,放完后才可以睡觉。
初一早上,孩子们早早起床,穿上新衣,准备和爸拜年,妈妈就留在家里,因为也有人到你那儿拜年啊。初一和初二一般都是附近的邻居朋友拜年,后几天就去亲人家拜年,吃饭。
拜年对于小孩子来说,最高兴不过了,可以领红包,吃好吃的,玩好玩的。男孩子们就喜欢买烟花爆竹,女生就喜欢买扎头发的,或者洋娃娃。可以高兴好几天了。
河南人的过年挺有年味的,但可能是时代的变化,年味比以前淡了很多。希望我们一些特有的习俗继续传承下去,这样年味就会更浓了。
家乡的年味作文10
春节,即农历新年,俗称过年,一般从腊月二十四的祭灶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与大年初一最为热闹。我的家乡在闽中的一个小山村,那里的春节可真热闹红火啊!四世同堂的我们一大家子聚在一起过年共享天伦之乐。
盼啊!盼啊!眼看春节就快到了,想到这,我不由的笑了起来。一放假我就催着老爸妈妈带我回老家,到了腊月二十四,家家户户都开始准备年货。一大早,爷爷就带上我们几个去买年货了,到了市场,哇!年货真多!有春联、鞭炮、烟花、鱼、虾、肉、年糕等等一大堆好吃好玩的东西,我们几个小姐妹挑这选那,直到爷爷与伯伯他们的摩托车上大袋小包的挂满了,我们才依依不舍的离开市场。
除夕的年夜饭真丰盛!下午老爸与啊二叔叔就当起了厨师,开始准备两大桌好吃的菜,想想我都忍不住要流口水了,年夜饭还没开始我们就啃起了风爪,吃上了春卷,喝上饮料了;这个时候大人都不会骂我们哦!年夜饭开始咯!我们小朋友与妈妈们一桌,吃好喝好!真开心!老爸与伯伯、叔叔、小爷爷、大爷爷他们一桌,一家人在一起可开心啦!大人们送给我很多祝福,还有压岁钱呢。我也祝愿长辈们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大家吃着、喝着、说着、笑着……我们家除夕的年夜饭充满了浓浓的亲情。老爸他们兄弟几个还喝酒聊天,一连喝了好几箱,难怪大家都叫他喝酒王呢,喝到晚上十点,老爸还说不醉不归,真是糊涂了。
最有意思的还是放烟花。我们老家有个说法:除夕晚上十二点过后整个村子里谁家鞭炮最早放,就能在新的一年里得到最好运。春节联欢晚会还没结束,我们小姐妹几个就等着了,新年的钟声还没响,伯伯就点响了鞭炮,老爸帮我们小朋友就放起了烟花,顿时整个小山村鞭炮齐鸣,响声此起彼伏,烟花照亮了整个天空,当美丽的烟花飞上天空,有的像流星,有的.像大红花,有的像五彩花,点点滴滴,汇成花的海洋,它们在天空中伸展自己的腰身,多么快乐,多么活泼!看着绚烂多彩、美不胜收、漫天飞舞的烟花,我们都忘了是不是第一个放响的了。除夕的夜空多么美啊!
大年初一天刚亮,连续不断的鞭炮声响起,我们都换上新装,早早的吃过了早饭,开始走亲访友,街上非常热闹,空气里荡漾着炮竹的硝烟味,大人们三五成群的来来往往,我与小朋友们在街上玩耍,欢笑声从心底透出,新年对孩子来说真是梦寐以求啊!家家户户的屋子里,充满着笑声,洋溢着欢乐。
一眨眼,元宵节就到了,我们该上学了,大人们也该去忙自己的事情了,我兄弟姐妹们恋恋不舍的挥手告别了,期待新的一年的到来!
到了八点,大家开始看春晚的节目,爷爷奶奶、老爸妈妈、叔叔婶婶还给我与小弟弟准备了红包,说这是压岁钱。啊!家乡的年味是团聚的、是温馨的、是幸福的、是快乐的!我爱……
家乡的年味作文11
年味是一碗香喷喷的饺子,家乡的年味是一碗香喷喷的年 夜 饭。我的年味有许多,就让我来告诉你,我家乡的年味是什么吧。
今天,是大年三十。我们很早去了菜市场,我们到了菜市场那里的人,真是人山人海。到处都是人,我们先去买对联,我们选了又选都没选出来,我一看这幅对联还好,我说买这幅对联好了。上联和顺一门有百福,下联平安二字值千金,横批万象更新。我们选好对联,在去买菜,我们买了龙虾、青菜、鸡、鱼、鸭子、土豆。
在我们回去了。回到家我就开始忙了。过了一会儿,天色慢慢地黑了。在一声声火炮中,我们就开始吃年 夜 饭了,桌子上应有尽有都不知道从哪里下手。我看着看着就开始下手了,年 夜 饭上我吃了许多的`菜,真是太好吃了。一年就只能一次吃到年 夜 饭,只有今天才能吃到这么美味的年 夜 饭。
这就是家乡的年味。
家乡的年味作文12
小时候的我最喜欢的节日就是春节,最爱看的节目就是春节联欢晚会。对于我来说,没有什么比这过年七天更乐呵的了:贴春联,挂福字,包饺子,放鞭炮,一个个忙得不亦悦乎。
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渐渐对春节失去了兴趣,人们都在忙,亲戚们根本没有时间聚在一齐。春联依旧贴,红灯照样挂,鞭炮仍然放,但是总觉得春节不是这么回事,总觉得春节真的是越来越没有意思,越来越没有年味儿。
我经常想:“如果这样下去,那么再过几年,人们也许就要忘记春节这千年节日的习俗了?忘记了春节作为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真正的味道了?”
但是,今年的除夕夜彻底改变了我的想法。
这天大年三十,我一大早就和父母去姥姥家,我的亲人都聚到了那里。大家一齐贴春联,挂福字,忙碌中隐隐透着一股年味儿。
中午,大家都聚到一齐吃饭,大家畅谈这一年里的趣事和收获。共同畅想完美的未来。大家一个个敞开心胸,开怀大笑,所有的矛盾都在笑声中化解了。这时还有人在楼下放了一串象征辟邪的鞭炮。我从饭的香味中感到了一股浓浓的年味儿。
下午,大家高兴地架起麻将桌,玩起了麻将。输钱赢钱不重要,重要的'是情绪。大家一边玩着麻将,一边谈论。我们小孩打开电视,所有的节目都和过年有关,越发让我感到了浓重的年味儿。
晚上,我们全家坐在电视机前看春节联欢晚会。时不时响起一阵阵笑声,大家笑的前仰后合。趁着过年的钟声还没有到来,我们下楼去放鞭炮,楼下也有人在放鞭炮,我们的和别人的鞭炮在空中交绘出一幅美丽的图画。从鞭炮的火药味中我嗅出一股浓厚的年味儿。
最令人激动的时刻来了!离新年的钟声只有10秒了!9-8-7-6-5-4-3-2-1!大家互相拜年,给亲友发信息,打电话祝福,一家老小其乐融融。
我很高兴,因为由此能够看出,人们并没有摒弃千年的传统,依然能够感觉到过年的“年味儿”,那就是一家老小的团团圆圆。
家乡的年味作文13
说到过年,脑海里就会浮现出一家团圆,吃年夜饭,看春节联欢晚会,放烟花爆竹这样的场景。这些算是过年的标配了,可是家乡的民俗更加多了。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吟着王安石的《元日》,我们迎来了新的一年——癸巳蛇年。
一说到过年,脑海里就会浮现出“一家团圆,吃年夜饭,看春节联欢晚会,放烟花爆竹……”这样的场景。不过对我来说,最能体现家乡年味的要数那些民风民俗了。
我的家乡就在常州武进,由于是乡下,民俗自然也就多了:祭祖、拜神、包团子、吃饺子……爷爷奶奶从农历十二月二十五就开始忙活起来了。
我最喜欢小年夜前一天,因为那天是要包团子的.。要准备很多馅,芝麻的、豆沙的、花生的、青菜的、萝卜丝的……面是自己和的,弄点面粉,加点水,先搅拌在用手揉。我每次都跃跃欲试的,可由于手上的力不够,大人们总是不要我弄。但是我会包团子,而且包的不比奶奶他们包的差。先把一小团面揉圆,再把它弄成“窝窝头”状,把馅包进去,再把口子捏起来,做个记号就好啦。接下来,就是蒸团子了,在团子下垫好芦苇叶,放进蒸笼里,不能放得太挤,不然到时候团子会黏在一起的。然后,就到了上锅蒸的时间了,这个就得我爷爷出马了,这火候、时间可是十分重要的,稍有一点偏差,那么团子的口感就没那么好了。十几分钟过后,香喷喷的团子就出炉啦!
大年夜要做的习俗就多了。下午要先洗个澡,把旧年的霉运、晦气都洗掉,准备迎接新的一年。然后。小孩就可以该干嘛干嘛去了;大人则要去祭祖,送财神、灶神。据说,再送两位神仙时,要在他们的嘴上抹一点糖,是为了让他们在玉皇大帝面前多美言几句,当然这只是一种迷信。等到这些事做完,就该吃年夜饭啦,一大家子坐在一起,团团圆圆,热热闹闹的。吃完饭,就可以守在电视机前,看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了,但是这时候最热闹的不是电视机里,而是房门外边。五颜六色、各式各样的烟花、礼炮在空中齐绽,好不热闹!
大年初一一早。五点多的时候就要放炮竹开大门了。而我则会去和长辈拜年,收压岁钱。这些习俗看似好玩,却很繁琐,而且他们都是老祖先留下来的一种文化遗产。我们要传承下去,把这文明发扬光大!
家乡的年味作文14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每当听见这首歌,人们就知道新年将要来临。在新年来临的期间,大家就忙活着不停。大人们忙活着买年货,做年菜,打扫房屋。则有的孩子轻轻松松地和自己的小伙伴们去玩了;没写完作业的孩子也不管三七二十一开心的玩去了。除夕那天,大家都忙着贴对联,贴倒福,好在新的一年里平平安安,吉祥如意。到了晚上,鞭炮声,彩炮声连续不断,一家人团团圆圆的坐在一起聊着天,吃着香喷喷的.食物看着新年晚会。小孩子们却迫不及待地想得到长辈们发的压岁钱。这天晚上,大家几乎都不睡觉,都在熬夜守岁。
正月初一,天还蒙蒙亮,就可以断断续续听见鞭炮声。在这天孩子们也早早起床,穿好新衣,来到长辈面前拜年。正月初二开始,大家就忙活着出门拜年和在家待客。到了初六,一些小店也逐渐营业了。元宵节来临又是一个忙活日。家家都要挂出几盏大红灯笼来,非常好看。这天晚上鞭炮声再次响起,再在几盏灯的照耀下,更加美丽。转眼间,新年过去了,学生们照常上学,大人们照常做事,大家都各自忙着自己的事情。虽然新年过去,但这个新年还是非常热闹,非常有趣。
家乡的年味作文15
我的家乡在缙云县里的一个小山村,在我们家的门口有一条缓缓流过的小溪、小溪的水清澈见底,小溪旁边有各种各样的鹅卵石,小溪后边是一座大山,山上绿树成阴,真是山青水秀、风景如画呀!
每年过春节,爸爸妈妈带我去的第一个地方就是这个美丽的小山村 —— 松岩村。那里的过年气氛很浓,整个村子的每个角落都打扫的干干净净,家家户户都会挂上红红的`灯笼、贴上喜庆的对联、放着欢乐的鞭炮!可热闹了!
我们每次到那,爷爷奶奶都会给我们准备一桌丰盛的年 夜 饭。爸爸说,爷爷奶奶为了准备这顿年 夜 饭,提前很多天就开始准备了,年 夜 饭可丰盛啦,有海鲜,比如大虾、鱿鱼、黄鱼;有蔬菜,比如青菜、胡萝卜、芹菜;有肉类,比如羊肉、猪肉、牛肉和泡皮,还有豆制品,豆腐丸子、油豆腐。
但是,这么多美味的食物当中,我最喜欢的就是爷爷奶奶做的豆腐丸子!
这不是普通的豆腐丸子,它是纯天然的!豆腐是爷爷奶奶自己家做的,猪肉是村里自己杀的,还有油也是自己榨的,就连烧的火也很有讲究,是用爷爷山里的柴火烧的。
而且,它也长的很可爱,外形圆圆的,颜色黄黄的,大小和鹌鹑蛋相差无几,尽管没有味精和任何添加剂,但它的味道比肯德基的鸡米花还要好呢?豆腐丸子因为用油炸过,它的皮吃起来有点脆脆的,香香的,里面的馅是用新鲜的肉末和豆腐搅拌而成的,很嫩、很软、也很香。
我每次总是控制不住,要吃很多!
春节很欢乐、但也很短暂,每当我想起豆腐丸子的时候,我就会想到我的爷爷奶奶;每当我想起爷爷奶奶的时候,我也会想起豆腐丸子。我希望爷爷奶奶每年身体都健健康康,每年春节我都能吃到爷爷奶奶做的豆腐丸子!
【家乡的年味作文】相关文章:
家乡年味的作文04-09
家乡的年味作文(精选)04-25
家乡的年味作文02-05
【集合】家乡的年味作文07-01
家乡的年味作文(优选)07-18
家乡的年味作文(推荐)07-19
(精)家乡的年味作文07-19
【合集】家乡的年味作文06-03
家乡的年味作文【推荐】06-04
(实用)家乡的年味作文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