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考网>学科考试>数学>七年级下册数学必背知识点

七年级下册数学必背知识点

时间:2024-03-17 08:53:05 数学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七年级下册数学必背知识点

  在我们平凡无奇的学生时代,大家最熟悉的就是知识点吧?知识点是知识中的最小单位,最具体的内容,有时候也叫“考点”。为了帮助大家更高效的学习,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七年级下册数学必背知识点,欢迎阅读与收藏。

七年级下册数学必背知识点

七年级下册数学必背知识点1

  生活中的轴对称

  1、轴对称图形: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后,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2、轴对称:对于两个图形,如果沿一条直线对折后,它们能互相重合,那么称这两个图形成轴对称,这条直线就是对称轴。可以说成:这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

  3、轴对称图形与轴对称的区别:轴对称图形是一个图形,轴对称是两个图形的关系。

  联系:它们都是图形沿某直线折叠可以相互重合。

  2、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一定全等。

  3、全等的两个图形不一定成轴对称。

  4、对称轴是直线。

  5、角平分线的性质

  1、角平分线所在的直线是该角的对称轴。

  2、性质: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6、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1、垂直于一条线段并且平分这条线段的直线叫做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又叫线段的中垂线。

  2、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这条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

  7、轴对称图形有:

  等腰三角形(1条或3条)、等腰梯形(1条)、长方形(2条)、菱形(2条)、正方形(4条)、圆(无数条)、线段(1条)、角(1条)、正五角星。

  8、等腰三角形性质:

  ①两个底角相等。

  ②两个条边相等。

  ③“三线合一”。

  ④底边上的高、中线、顶角的平分线所在直线是它的对称轴。

  9、

  ①“等角对等边”∵∠B=∠C∴AB=AC

  ②“等边对等角”∵AB=AC∴∠B=∠C

  10、角平分线性质:

  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

  ∵OA平分∠CADOE⊥AC,OF⊥AD∴OE=OF

  11、垂直平分线性质: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

  ∵OC垂直平分AB∴AC=BC

  12、轴对称的性质

  1、两个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后,能够重合的点称为对应点(对称点),能够重合的线段称为对应线段,能够重合的角称为对应角。2、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图形。

  2、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那么对应点所连的线段被对称轴垂直平分。

  3、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那么对应线段、对应角都相等。

  13、镜面对称

  1、当物体正对镜面摆放时,镜面会改变它的左右方向;

  2、当垂直于镜面摆放时,镜面会改变它的上下方向;

  3、如果是轴对称图形,当对称轴与镜面平行时,其镜子中影像与原图一样;

  学生通过讨论,可能会找出以下解决物体与像之间相互转化问题的'办法:

  (1)利用镜子照(注意镜子的位置摆放);

  (2)利用轴对称性质;

  (3)可以把数字左右颠倒,或做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4)可以看像的背面;

  (5)根据前面的结论在头脑中想象。

  二元一次方程组

  1、含有两个未知数,并且所含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1的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linearequationsoftwounknowns)。

  2、含有两个未知数的两个一次方程所组成的方程组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组。

  3、二元一次方程组中两个方程的公共解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4、代入消元法:把二元一次方程中一个方程的一个未知数用含另一个未知数的式子表示出来,再带入另一个方程,实现消元,进而求得这个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这种方法叫做代入消元法,简称代入法。

  5、加减消元法:当方程中两个方程的某一未知数的系数相等或互为相反数时,把这两个方程的两边相加或相减来消去这个未知数,从而将二元一次方程化为一元一次方程,最后求得方程组的解,这种解方程组的方法叫做加减消元法,简称加减法、

  6、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可概括为“审、找、列、解、答”五步,即:

  (1)审:通过审题,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分析已知数和未知数,并用字母表示其中的两个未知数;

  (2)找:找出能够表示题意两个相等关系;

  (3)列:根据这两个相等关系列出必需的代数式,从而列出方程组;

  (4)解:解这个方程组,求出两个未知数的值;

  (5)答:在对求出的方程的解做出是否合理判断的基础上,写出答案、

  一元一次不等式

  重点:不等式的性质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

  难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和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在现实情景下的实际问题。

  知识点一:不等式的概念

  1、不等式:

  用“<”(或“≤”),“>”(或“≥”)等不等号表示大小关系的式子,叫做不等式、用“≠”表示不等关系的式子也是不等式、

  要点诠释:

  (1)不等号的类型:

  ①“≠”读作“不等于”,它说明两个量之间的关系是不等的,但不能明确两个量谁大谁小;

  (2)要正确用不等式表示两个量的不等关系,就要正确理解“非负数”、“非正数”、“不大于”、“不小于”等数学术语的含义。

  2、不等式的解:

  能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叫做不等式的解。

  要点诠释:

  由不等式的解的定义可以知道,当对不等式中的未知数取一个数,若该数使不等式成立,则这个数就是不等式的一个解,我们可以和方程的解进行对比理解,一般地,要判断一个数是否为不等式的解,可将此数代入不等式的左边和右边利用不等式的概念进行判断。

  3、不等式的解集:

  一般地,一个含有未知数的不等式的所有解,组成这个不等式的解集。求不等式的解集的过程叫做解不等式。如:不等式x—4<1的解集是x<5、不等式的解集与不等式的解的区别:解集是能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取值范围,是所有解的集合,而不等式的解是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二者的关系是:解集包括解,所有的解组成了解集。

  要点诠释:

  不等式的解集必须符合两个条件:

  (1)解集中的每一个数值都能使不等式成立;

  (2)能够使不等式成立的所有的数值都在解集中。

  知识点二: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基本性质1:不等式的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整式,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符号语言表示为:如果,那么。

  基本性质2: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上(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符号语言表示为:如果,并且,那么(或)。

  基本性质3: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上(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

  符号语言表示为:如果,并且,那么(或)

七年级下册数学必背知识点2

  概念知识

  单项式:数字与字母的积,叫做单项式。

  多项式: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

  整式: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整式。

  单项式的次数: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的和叫单项式的次数。

  多项式的次数:多项式中次数的项的次数,就是这个多项式的次数。

  余角:两个角的和为90度,这两个角叫做互为余角。

  补角:两个角的和为180度,这两个角叫做互为补角。

  对顶角:两个角有一个公共顶点,其中一个角的两边是另一个角两边的反向延长线。这两个角就是对顶角。

  同位角:在“三线八角”中,位置相同的角,就是同位角。

  内错角:在“三线八角”中,夹在两直线内,位置错开的角,就是内错角。

  同旁内角:在“三线八角”中,夹在两直线内,在第三条直线同旁的角,就是同旁内角。

  有效数字:一个近似数,从左边第一个不为0的数开始,到精确的那位止,所有的数字都是有效数字。

  概率:一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就是这个事件发生的概率。

  三角形: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三角形的角平分线:在三角形中,一个内角的角平分线与它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与交点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三角形的中线:在三角形中连接一个顶点与它的对边中点的线段,叫做这个三角形的中线。

  三角形的高线:从一个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所在的直线作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线(简称三角形的高)。

  全等图形:两个能够重合的图形称为全等图形。

  变量:变化的数量,就叫变量。

  自变量:在变化的量中主动发生变化的,变叫自变量。

  因变量:随着自变量变化而被动发生变化的量,叫因变量。

  轴对称图形: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后,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

  对称轴:轴对称图形中对折的直线叫做对称轴。

  垂直平分线:线段是轴对称图形,它的一条对称轴垂直于这条线段并且平分它,这样的直线叫做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简称中垂线)

【七年级下册数学必背知识点】相关文章:

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知识点01-05

七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10-21

英文感谢信必背范文02-15

初二数学下册知识点10-17

七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整理11-14

七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10-20

(经典)七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2篇12-20

初二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12-03

初二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03-07

初一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11-22